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揭秘:屠宰企业为什么总是压价收购

来源: 猪e网   2014-12-01 11:56:54   查看:  次

分页标题[/page]
 

  揭秘2:为什么会出现压价收购呢
 

  屠宰企业压价的本质原因是猪肉销售市场低迷,猪肉不畅销,猪肉卖不上好价钱,屠宰企业开工率会低,对屠宰企业来说,开工率和产能饱和度,也影响着屠宰成本,越是开工率低,越是淡季,屠宰企业的成本相对来说越高,第一:屠宰工人不可能不发工资,第二:设备固定投资是一样的,所以在淡季,屠宰企业一般需要更大的价格差才能保证合理利润。但目前屠宰行业已经高度集约化,屠宰企业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屠宰企业的竞争表现在抢占终端市场上,所以,屠宰企业又必须保证给客户供应猪肉,所以在生猪供应紧缺期,他们肯定会涨价收购,确保满足客户需求,但在猪肉消费低迷或者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屠宰企业必须采取压价,才能维持住利润。我们看到双汇在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大量下滑,所以第四季度,他们必须努力挽回利润,那么在确保完成收购任务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是主要措施。
 

  出现这种情况的更深次原因是什么?是屠宰行业高度集中化与养猪行业的规模化程度低不匹配。十年前,一个乡镇有十几个肉贩负责直接购买农户的猪,而现在一个县城只剩下几家甚至一家屠宰企业,屠宰企业决定着生猪定价权,小散户可能通过不同的猪中介,把猪卖了,但是最终可能还是卖到了一个屠宰场里。而规模化企业一般与屠宰企业有长期供应协议,出栏价格也一般高于小散户,但是他们也难免受到行情打击,在市场低迷期,他们也是随行就市。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什么?是屠宰企业内部调控机制,表现在2点:冻肉储备和提前备货,上半年行情低迷,不少屠宰企业有一定的冷冻肉储备,除了国家分配的储备任务外,屠宰企业为了扩大利润,还会自己储备一定数量的冻肉。第二方面:屠宰企业在节日消费高峰前提前备货,缓冲节前涨价,来扩大利润。
 

  所以出现今年猪价长期低迷,不仅仅是产能过剩,更多与行业格局变化有关,屠宰企业快速集中化,势必带来这样的后果。当然,生猪交易目前已经呈现全国化,南北方生猪流通更加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屠宰企业在本区域的压价行为,未来几年,随着部分地区生猪限养政策的实施,生猪流通会更加频繁,终将打破这种区域垄断僵局。而借助网上报价,我们有机会和外地猪贩发生交易,甚至通过网上寻找更合适的合作伙伴,这将推进生猪产业向前迈进。

 

  揭秘3:疫情对猪价的压制行为有多大?
 

  我们还是需要探讨疫情对猪价的压制现象。尤其是像五号病、流行性腹泻这样的疫情,一旦爆发,基本带来一波跌价潮,首先疫情带来的集中抛售现象,我们不需再分析,最主要的是带病猪拉动价格下跌,稍微带病猪卖不上好价钱,还会拉动健康猪价格下跌。当然,疫情的影响更多是区域性的,是每个散户难以规避的。
 

  揭秘4:今年元旦还有多少涨价空间?
 

  最后所有的养猪人都关注元旦还有没有希望?很多猪易通网友不断咨询我们,元旦的猪价肯定会再涨一点,但是今年不好说,对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很难再有8元/斤的好价钱。为什么猪价涨不上去,表面上,能繁母猪数量一降再降,但是猪肉终端消费市场始终低迷,不见起色,加上生猪出栏量并没有明显下降,元旦前,涨到7.5元/斤是好事,破8有点难。
 

  反思:什么是养猪人最期望价格?
 

  我们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也会和网友交流这些想法,对于大部分小散户来说,7.5元/斤就是非常理想的价格,头均盈利在200元以上,年出栏500头,就是10万元利润,比外出打工还是很不错的。当然,对于很多规模化猪场来说,在计入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外,7.5元/斤基本是盈亏线,这就是小散户的优势,作为养殖户,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猪养好,想法降低成本,这是养猪行业新的生存法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