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养殖场
专家表示,我国中小养殖场大多从散养户扩大规模而成,在猪舍方面大多仍采用散养时期简单的猪舍,简单的养殖设备,由于生猪育种技术在数量方面的不断追求与提高,导致现有生猪的生存能力不断被削弱,在中小养殖场生长的猪在生存能力下降的同时又得不到散养户那种悉心照料,难以获得健康生长的环境,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且随着生猪养殖大面积陷入亏损,中小养殖场还出现了降低疫苗与饲料投入的情况,饲料投资的缩水会对生猪的抵抗力进一步造成不利影响,疫苗投入的降低也会增加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在饲料方面,中小养殖场既没有散养户用剩余饭菜削减成本的机会,也没有规模企业通过饲料配方削减成本的能力。
在环保方面中小养殖场同样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且今年1月1日实施了《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调理》,中小养殖场不得不面临高昂的环保费用。
此外,动辄几百上千头的中小养殖场大多还需要另付土地费用。
在资金方面,业内曾测算每头猪的养殖成本约为600元,按市价出售一头猪约亏损300元,中小养殖场在今年上半年每出栏一批生猪,亏损额就接近总投资的一半,且中小养殖场还需要面对银行利息、人员、场地、环保等各方面费用。业内普遍认为养殖行业的全面亏损对中小养殖场来说是灭顶之灾。
规模化养殖企业
规模化养殖企业拥有现代化自动化厂房,能够对猪的健康、养殖成本以及抗疫病能力产生正面影响,且大多拥有饲料配方专利,通过成本更低的小麦与玉米混合饲料来保证猪的营养供给。
更重要的是资金优势,资金被称为行业寒冬时的棉袄,规模化养殖企业以上市公司为主,在融资渠道以及资金链的承受能力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根据业内在2012年的统计,50头以下的养殖户占总出栏量的30%,50-500头的小企业占33%。
规模化企业在借助资金优势熬过行业寒冬后,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拓展空间以及养殖产能的整合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