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也于4月28日公告定增方案,拟以60.91元/股的价格,向秦英林、钱瑛及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将用于偿还50000万元银行贷款,剩余部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牧原股份表示,增发将为公司产能释放提供保障,满足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为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公司以自筹资金方式先后投资建设多项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随着公司规模化养殖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流动资金需求也在增长。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有效满足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新增营运资金需求,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人士称,行业内龙头上市公司进行产能扩建的逻辑正是来自于对2015年-2016年猪周期上行的预期,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对于散户的替代效应也促使上市公司扩产。
牧原股份表示,商品猪市场的竞争格局表现为年出栏规模在49头以下的散养户的退出市场与年出栏规模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场规模不断增加的形态。
养殖公司业绩拐点将至
2014年,生猪养殖上市公司都收获了惨淡业绩,雏鹰农牧亏损1.89亿元,牧原股份业绩亦大降73.60%。今年一季度,该两家公司均出现亏损,但伴随3月份猪价的逐渐回暖,亏损情况也有所好转,牧原股份一季度亏损2019万元,去年同期则亏损5572万元。公司称,今年一季度公司商品猪销售平均价格高于上年同期,生产成本基本保持不变。
而未来猪价的上行、行业周期的改变也给养殖行业带来业绩拐点的福音。中信证券此前曾指出,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都是养殖股的收获期。
据数据显示,在连续上涨2个月之后,当前全国猪料比价已率先走出连续70周的亏损来到盈亏平衡线附近,但目前猪粮比为5.68:1,仍低于6:1的盈亏均衡线。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水平为-1元/头,去年同期则为-105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