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喜几家愁
经过三年苦挨,这一波市场利好的行情,让我市为数众多的养殖户有了回报。不过,还是有不少的养殖小散户倒在了黎明前。
有人欢喜有人忧。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在扩散。
首先,屠宰量下降。调查发现,玉溪中心城区窑头集贸市场的肥猪屠宰量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同时,百信凤凰生态食品公司屠宰场现在的屠宰量为305至310头,而去年同期的屠宰量超过500头。而许多养殖户更看好国庆节后到来的猪肉消费高峰期行情,眼下价格虽高他们却反而不忙着出手。
其次,消费者的费用增加。“幸亏进入了假期,不然麻烦就大了。”百信凤凰生态食品公司屠宰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波行情来得突然,他们与昆明、玉溪大专院校签订的月供合同,与市场价比每公斤至少亏损5元,七月份亏损额超过了10万元。赵金平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因为肉价上涨,他们每个月的开支增加1800元左右。
再次,大量母猪被宰,变成猪肉上市。市农业局畜牧科科长李明华告诉记者,2014年尽管我市想方设法为猪“保种”,并拿出300万元资金补贴母猪养殖,但相当数量的母猪依然难逃被宰杀的命运,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4.1%。这也导致了仔猪价格比猪肉更大幅度的上扬,今年4月上旬,玉溪25公斤以内仔猪价格为每公斤29至30元,7月曾上涨至每公斤45元,近期价格才有所回落。玉溪建萍种畜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开建告诉记者,如果仔猪补栏及时,从现在到年底便能育出肥猪,否则的话,这个恢复周期将长达一年半左右。
另外,拉升日用消费品价格的苗头也开始显露。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他们担心的不是一家人每个月增加了18元左右的猪肉钱,虽然许多人不知道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为何物,但许多人对2012年那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的后续效应却印象深刻。毕竟,3元左右一碗的早点涨到五六元,日用消费品上了一大个台阶,后来猪肉价格下来了,整体上升了的日用消费品价格多年来却未有多少回落。
消费者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6%,今年前7个月的cpi比去年同期上涨1.3%。在众多助长因素中,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主要因素之一。国家统计局称,7月猪肉价格上涨16.7%,影响cpi总水平上涨约0.48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再度以通胀带头大哥的身份,成为观测cpi走势的一个重要信号。甚至有人把cpi周期称为“猪周期”,物价进入上涨的“猪周期”后,许多人最担忧的是通胀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