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2月17日公布的对36个大中城市监测数据显示,1月猪精瘦肉、带皮后腿肉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6%、15.9%。
如果看仔猪情况,价格涨幅更大。农业部数字显示,2015年1月最后一周,重点监测的批发市场猪肉周均价每公斤24.08元,环比涨1.4%,同比高31.4%。1月27日全国48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每公斤33.47元,同比上涨74.1%。
仔猪价格上涨多重原因。冯永辉认为,目前全国生猪存栏在4亿头左右,比高峰时的5亿头减少了20%,这与2013年、2014年养猪亏损严重,全国养猪存栏减少有关。
“目前猪价已经接近顶峰,与最高峰距离不到10%,因为历史最高峰是2011年,当时生猪价格最高时是每斤9.8元,零售市场是每斤18元。目前猪肉零售价格在每斤15元多,由于整个经济增速放慢,实际需求难以快速上升,下半年猪价环比跌是有可能的。生猪猪价上涨是供给决定的,猪肉价格仍与需求有关。”冯永辉表示。
CPI上升仍难掩通缩压力
猪价上升快,目前短期物价或有明显回升,但全年物价仍有望保持低位,经济仍存在通缩压力,特别是在工业领域。 交行分析师刘学智认为,1月CPI涨幅达到2%左右,但是全年物价同比涨幅有望为1.8%,工业PPI全年同比涨幅有望为-3.9%。
1月物价上升,与货币投放加快也有关系,但是因为非食品价格等受工业因素的影响,难以快速上升。
目前基础货币供应增速难以像2009年末至2010年初那样高达30%以上,因此对CPI的持续抬升作用相对有限。近半年来生猪存栏量已经有所回升,至3.9亿头,1月下旬猪粮比价上升至9.1,远高于6.0的盈亏平衡点,因此不具备大幅抬高猪肉价格的条件。
“工业领域产能过剩仍严重,这些对居民消费价格仍难以形成快速上升压力。”刘学智说。
国家统计局在2月18日公布1月PPI和CPI。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低位。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一度跌破30美元。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1月钢材价格指数为51.7,同比下跌19.57点;有色金属1月价格为60.96,同比下跌13.41点;成品油批发价格指数为78.71,同比跌5.7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