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介绍,去年同期,菜价在春节过后进入下降区间;今年春节过后,菜价虽然有所松动,也曾出现一些下降,但是部分品种的价格却大幅上涨,使得上周的菜价与春节前或者春节期间的价格基本上持平,保持在近几年同期的最高点,比往年同期的价格高出一截。
价格高点或现 需警惕断崖式下跌
猪价为何上天了呢?芝华数据生猪分析师姚桂玲指出,据芝华数据主要产销区经纪反馈,节前肥猪出栏过多,节后养殖场户猪栏大猪普遍紧缺,是猪价淡季上涨的主要原因。同时学生和务工者陆续返校到岗,消费小幅回升,给予猪价利好支撑。
芝华2月份生猪存栏数据显示,育肥猪存栏继续减少,较1月环比大幅减少4.5%,其中150斤以上和60-150斤两个阶段的育肥猪均连续两个月减少,3-7月份猪价继续走好的概率很大。今年春节前的极寒天气和春节后冷空气影响,天气因素对仔猪成活率形成威胁,影响到今年二季度生猪供应,也是利好这个阶段猪价上涨的因素。
另据陈建业介绍,1月份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生猪存栏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7.7%,生猪存栏延续低迷,因此2016年猪价仍将保持强势,价格的高点将在中秋前后出现。但是展望猪价,也应当看到,一方面,从2015年8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缩小至10%左右,10个月后也就是从2016年6月份开始,生猪供应将会企稳甚至出现回升;另一方面,结合养殖成本来看,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在天气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仍将保持低迷,生猪养殖成本趋于下行,这两个因素将会制约生猪价格的上涨幅度,因此2016年猪价难以突破2011年20元/千克的高点,全年均价在17元/千克左右。
而蔬菜方面,业内人士分析,就全国而言,近期的菜价几乎已到近几年同期的高点。上周,菜价的总体表现是南方蔬菜价格居高不下,北方产区生产的蔬菜价格回落冬储蔬菜由于储存时间的延长,储存费用、损耗增加以及存量减少,价格出现了上涨。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产区气温的逐渐回升,蔬菜的产量逐渐增加,料逐渐取代南方产区的蔬菜,供应逐渐恢复。因此,后期各地的菜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蔬菜的供应形势正在逐渐好转,目前正处于这种好转的前夜。当然,这种好转的进程目前还是比较缓慢的。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提醒,虽然目前猪价高位运行,不过养殖户仍应该警惕猪价的“断崖式”下跌。目前供求关系决定市场导向,节后需求疲弱,猪价不存在上涨的动力。受饲养成本下降影响,养殖户压栏养大猪现象普遍。3月中旬,适重生猪存栏量将恢复至正常水平,势必和压栏大猪叠加形成集中出栏。
滞胀风险微乎其微 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自2015年8月以来再度回到“2时代”,前值1.8%,预期1.9%。
我国的CPI由8类商品构成:分别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其中食品消费指数的占比为33.2%,食品类在CPI指数中占到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