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能繁母猪、生猪存栏的双双增加从数据上反映了补栏积极性的上升。30斤规格的仔猪居于950-1100元/头的价位,反映了育肥猪的猪场对后市的乐观。不过,除了扩大原有的场外,新建场仍比较少见,有广东规模猪场负责人介绍,受环保和政策的影响,除了几大上市企业、集团公司外,建猪场一地难寻,找到了地之后也很难让项目真正落地。
在局部地区,补栏的状况却持续下行。广东省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全省肉猪出栏量937.47万头,同比下降5.4%;生猪存栏2118.4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11.77万头,同比下降8.3%.对此,有行业人士认为生猪产能的恢复程度此消彼长,不至于大幅度冲击市场。
进入炎热夏季,消费量恐降
据猪价指数分析部观测,五月中旬国内生猪市场以小幅上涨为主,东北、华北地区生猪出栏稳定,华中生猪市场猪源紧张,屠宰场提价0.1元/斤应对采购压力。作为风向标的温氏出栏价调至10.6元/斤,广东、广西、江西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上涨,这跟南方地区的强降雨天气在局部影响了生猪供应有一定相关性。不过,这一趋势可能随着气温的变化而止步。
进入六月之后,正式宣告炎热夏天的到来。卓创咨询分析师王荣坤认为供销双方会进入疲软区,价格变动不大。其中北方由于炎热天气,猪肉消费可能减少,价格会趋于平稳;南方可能因为雨水、台风天气造成六月生猪供应减少,在当前的消费水平下,价格也缺乏上升动力。
农业部分析认为猪肉消费需求有下降趋势,一方面对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定点检测显示,每年6-8月是猪肉消费淡季,生猪屠宰量会下降;另一方面,目前活猪与猪肉的价格比为0.66:1,按照70%的生猪屠宰率算,逼近屠宰企业的成本线,打击了屠宰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有分析人士同时认为六月之后,生猪出栏量会比四五月份乐观一些,这是因为冬春季节仔猪成活率低的影响逐渐消失,三四月份较高的中猪存栏量意味着六月之后有稳定的生猪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