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猪肉到底要涨到多少,这个没人知道最终答案。但是,“猪周期”是否结束,这个可以讨论和推测。
第一,猪瘟的产生与结束。
第二,猪肉去产能和补产能的完成。
从“猪周期”的产生来看,16-17年,因为“环保去产能”,大量的小型农业养殖户因为环保不达标,被强制去产能,大量的养殖户,养殖基地,因为环保问题,主动和被动退出市场。所谓主动就是无力投资满足环保要求而退出市场。所谓被动就是因为环保污染严重被地方强行关闭而退出市场。
随着去产能的逐步升级和完成,造成了“母猪”“种猪”和“猪崽”的断崖式下跌。因为产能问题和环保问题,小型和个体农户养殖户成本上升的同时,在行业恶性发展背景下供求关系失衡,从而导致肉价贱主动完成了一次去产能。和环保“被动”去产能叠加影响。
随着非洲猪瘟的突发,国内瘟疫蔓延,再一次严重收缩了行业的“产能”,从疫情导致意外猪死亡到主动扑杀导致猪死亡,再到重新建立新的产能。那么,就需要从“母猪”“种猪”等动物自然生长周期角度去看。而从母猪怀孕到产崽,整个过程需要3-4个月过程,猪崽才长大。进入肉猪阶段。而从“母猪”“种猪”先“补库存”再到“补完库存”进入加速繁殖,再到产业完成基本的补库存周期,需要6-8个月时间以上。
上述过程和逻辑构成了一个“猪周期”从正常,到非正常主动被动“去产能”,再到“母猪”“种猪”补库存,再到行业补完“种猪”“母猪”库存进入行业补库存,整个周期历时需要1年半以上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过程中,猪肉的供求关系和社会对猪瘟的畏惧因素同步在演变。

因此,从目前阶段来看,“补库存”阶段刚刚进入尾声,还没有转入行业“正常发展”阶段。因此,猪肉目前还没有完成真正价格“发现”阶段,还在“危机阶段”和“补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