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生猪价格为29.98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70%;猪肉价格为47.23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65%;仔猪价格84.32元/千克,较上周下跌0.79%;二元母猪价格为4536.00元/头,较上周下跌1.22%。本周生猪均价下跌,吉林在14.10-14.40元/斤,较上周下跌0.26元/斤,辽宁在14.20-14.50元/斤,较上周下跌0.22元/公斤。北京在14.20-14.50元/斤,较上周下跌0.22元/斤。浙江在15.80-16.00元/斤,较上周下跌0.21元/公斤。新疆在13.50-13.80元/斤,较上周下跌0.18元/斤。四川跌至15.60-15.90元/斤,河北跌至14.20-14.50元/斤,山东跌至14.30-14.70元/斤,河南跌至14.40-14.70元/斤,广东跌至15.50-15.80元/斤。
玉米价格较上周基本持平略偏弱,本周均价为2.50元/千克。猪粮比跌至12.02。本周生猪价格涨跌较为频繁,均价环比再度转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下降明显,加之大量进口肉填补国内供应缺口,生猪及猪肉供应缺口由每月3、4百万减少至平均54万头左右,缺口收窄明显,因此生猪价格在国内自产生猪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依旧持续大跌。不过目前生猪价格触底迹象已经显现,受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影响,居民猪肉消费略有恢复,加之受玉米、豆粕价格上涨影响,成品饲料迎11月第二轮涨价潮,成品价格上涨25-200元/吨,饲料成本上涨因此预计猪价下跌速度将逐步放缓,跌幅将进一步收窄的预判不变。从近一周的走势我们也可以看出,虽近期生猪价格总体以偏弱为主,但调整的幅度并不大。
另外,距离今年结束仅剩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大部分生猪上市企业要完成今年的生猪出栏目标任务仍较重,近期企业出栏有加速的迹象,屠宰企业收购顺畅,继续压价收猪。业内普遍认为11-12月企业出栏量会有大幅增加,并导致市场供应增加,打压生猪价格行情,散户抵触情绪也难以起到太大作用,部分地区有机会提前吃上17、8元一斤的猪肉。不过业内也认为,今年内虽猪价总体走弱的大趋势或难以改变,但猪价仍将保持相对高位,要真正吃上“白菜价”猪肉仍需等待至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实现。
玉米价格较上周基本持平略偏弱,本周均价为2.50元/千克。猪粮比跌至12.02。本周生猪价格涨跌较为频繁,均价环比再度转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下降明显,加之大量进口肉填补国内供应缺口,生猪及猪肉供应缺口由每月3、4百万减少至平均54万头左右,缺口收窄明显,因此生猪价格在国内自产生猪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依旧持续大跌。不过目前生猪价格触底迹象已经显现,受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影响,居民猪肉消费略有恢复,加之受玉米、豆粕价格上涨影响,成品饲料迎11月第二轮涨价潮,成品价格上涨25-200元/吨,饲料成本上涨因此预计猪价下跌速度将逐步放缓,跌幅将进一步收窄的预判不变。从近一周的走势我们也可以看出,虽近期生猪价格总体以偏弱为主,但调整的幅度并不大。
另外,距离今年结束仅剩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大部分生猪上市企业要完成今年的生猪出栏目标任务仍较重,近期企业出栏有加速的迹象,屠宰企业收购顺畅,继续压价收猪。业内普遍认为11-12月企业出栏量会有大幅增加,并导致市场供应增加,打压生猪价格行情,散户抵触情绪也难以起到太大作用,部分地区有机会提前吃上17、8元一斤的猪肉。不过业内也认为,今年内虽猪价总体走弱的大趋势或难以改变,但猪价仍将保持相对高位,要真正吃上“白菜价”猪肉仍需等待至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