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时光荏苒,三月进入尾声,春节也走过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中,猪价延续了滑坡式下跌的节奏,生猪出栏均价也呈现出“探底不见底”的态势,据数据统计了解,3月2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跌至13.3元/斤,猪价相比前一日微弱下跌0.03元!

目前,缺乏市场利好因素,猪价“撑不住”,行情迎来了“8连跌”,虽然,跌幅有所收窄,但是,飘绿的行情仍让养殖户内心受到煎熬,对此,不少养殖户纳闷,猪价这是怎么啦?强抑行情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屠企也有苦难言!
据数据了解,3月25日,全国猪价呈现窄幅走跌的行情,在全国可监测的26省市行情中,猪价呈现出“2涨13跌11平”的态势,其中,甘肃猪价微弱反弹,福建猪价上涨0.2元/斤。而在下跌区域中,东北、华北以及西南地区,猪价普遍回落,而华中、华东以及华南地区,猪价呈现企稳弱势涨跌的态势。
据数据了解,3月25日,全国猪价呈现窄幅走跌的行情,在全国可监测的26省市行情中,猪价呈现出“2涨13跌11平”的态势,其中,甘肃猪价微弱反弹,福建猪价上涨0.2元/斤。而在下跌区域中,东北、华北以及西南地区,猪价普遍回落,而华中、华东以及华南地区,猪价呈现企稳弱势涨跌的态势。

目前,在东北地区,猪价全面下跌,其中,屠企收猪结算价跌至12.3~12.8元/斤,在黑龙江省内局地,猪价跌至11.9元/斤,猪价再次下挫,局地二次育肥成本线已经近在咫尺。如今,北方市场猪价大部地区,已经跌破13元一斤,山西以及京津两地猪价也就跌破13元,市场猪价的持续回落,养殖户也呈现一定的抵触情绪。
而在南方各省市区中,猪价延续了企稳弱势涨跌的行情,其中,西南地区,猪价普遍下跌0.1~0.15元/斤。华东地区,多地猪价企稳,江浙两地涨跌小幅调整;华中地区,两湖地区猪价弱势回落,河南以及江西猪价企稳;华南地区,猪价全面企稳,均价跌至14.1~14.35元/斤。
而在南方各省市区中,猪价延续了企稳弱势涨跌的行情,其中,西南地区,猪价普遍下跌0.1~0.15元/斤。华东地区,多地猪价企稳,江浙两地涨跌小幅调整;华中地区,两湖地区猪价弱势回落,河南以及江西猪价企稳;华南地区,猪价全面企稳,均价跌至14.1~14.35元/斤。

整体来看,市场猪价延续了弱势走跌的行情,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再次探底,目前,猪价相比月初14.94元/斤,累计下跌达到了1.64元/斤,而相比年内18.38元/斤的高点,猪价跌幅达到了5.08元/斤!猪价跌惨,行情大幅回落,强抑猪价下行,其实屠企也有苦难言!
众所周知,猪价由供需双方博弈产生,在供给端为无数的养猪散户、规模化猪企以及猪经纪人,而在需求端与养殖端直接谈价的则为各地屠宰企业。屠企受下游市场猪肉消费趋势,绝对收猪的节奏以及与养殖端进行议价。直观来看,此轮猪价大幅下行,受屠企一步步下调收猪价决定的!
众所周知,猪价由供需双方博弈产生,在供给端为无数的养猪散户、规模化猪企以及猪经纪人,而在需求端与养殖端直接谈价的则为各地屠宰企业。屠企受下游市场猪肉消费趋势,绝对收猪的节奏以及与养殖端进行议价。直观来看,此轮猪价大幅下行,受屠企一步步下调收猪价决定的!

但是,实际上猪价的形成与生猪供给量与下游猪肉消费量之间的供需博弈形成,受春节前后,市场猪肉消费不足,而养殖端生猪集中出栏,市场供强需弱明显,屠企不断下调收猪价!然而,市场猪肉消费难以提振,不少屠企只能不断下调白条猪的出厂价,这就造成了屠企采购生猪的成本,明显高于屠宰后猪产量出厂的价格,据业内机构调研显示,进入3月中旬前后,全国多地屠企毛利降至-5.25元/头,屠企阶段性承压,受终端市场白条猪走量迟滞,屠企提价收猪的意愿不高,为进一步减少亏损,势必会进一步压价收猪!
综上所述,在市场中低体重生猪集中出栏,叠加市场猪肉进入季节性消费的淡季,造成小白条冲击市场,屠企毛利转负,而进入3月中旬后,虽然标猪出栏偏紧,但是,市场存量白条猪走货迟滞,叠加大猪冲击市场,这进一步支撑了猪价的下行!因此,此轮猪价走跌,屠企压价仅是表面现象,更深层的是受猪场疫病影响,生猪出栏井喷,叠加进入消费淡季,在多重因素交织下,促成了屠企持续压价的现状!不过,随着4月即将到来,预计此轮猪价下行也将进入收尾阶段了!
综上所述,在市场中低体重生猪集中出栏,叠加市场猪肉进入季节性消费的淡季,造成小白条冲击市场,屠企毛利转负,而进入3月中旬后,虽然标猪出栏偏紧,但是,市场存量白条猪走货迟滞,叠加大猪冲击市场,这进一步支撑了猪价的下行!因此,此轮猪价走跌,屠企压价仅是表面现象,更深层的是受猪场疫病影响,生猪出栏井喷,叠加进入消费淡季,在多重因素交织下,促成了屠企持续压价的现状!不过,随着4月即将到来,预计此轮猪价下行也将进入收尾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