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卓创资讯统计的数据来看,4月份全国生猪交易均价为15.1元/公斤,环比上涨2.26%,价格有一定回暖。
新希望副总裁陈兴垚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在二季度之后,整个生产经营的改善会充分体现出来。从目前看,4月份公司整体已经转为盈亏平衡了,是非常好的信号,特别是公司的后备母猪转固成本,未来还有一个快速的下降空间。
不过,猪价的回暖尚未能挽回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一季度合亏超50亿元。
具体来看,一季度,牧原股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超23亿元,新希望净亏损超19亿元,温氏股份净亏损超12亿元。为数不多“赚钱”的ST天邦,还是因为处置史记生物32.91%股权导致投资收益较去年增加58351.49%。
“虽然目前猪价已经逐渐脱离底部,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回暖基础并不稳固,还是会有所反复。”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表示,今年猪价上涨,有明显的阶段性或季节性特征,从供需的角度来看,尚不足以支撑猪价出现实质性反转,能繁母猪还需要继续去产能。
在此行业背景下,生猪养殖企业也调整着自己的发展节奏。
新希望在近日举行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4月份,在猪价15.1元/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公司实现了整体单月的盈利。养猪的各类成本也在快速降低,从目前的经营效果和成本下降情况来看,此前做的主动调整是很有效的。对于公司在2024年生猪养殖产业的基本经营思路,新希望表示,是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稳规模,绝对的规模并不是首要目标,首先追求的是公司整体角度的减亏或降低成本。
温氏股份也表示,当前公司以保盈利为首要任务,大幅增加能繁母猪数量的可能性较小。公司主要通过提升生产成绩,实现肉猪出栏量增加,进而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未来一段时间,养猪行业可能总体处于弱平衡、低盈利状态,公司将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徐洪志看来,生猪养殖企业仅关注去产能还不够,还要关注去产能的步伐和消费端变化的匹配度,“从监测数据和对行业的观察来看,虽然猪价在2024年会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但是相比持续萎缩的需求规模,供给依然处于过剩状态。因此猪价在2024年内实现实质性反转、进入新周期的概率并不大。更可能的走势是持续磨底,直到过剩产能彻底出清,市场供需真正实现平衡。”
新希望副总裁陈兴垚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在二季度之后,整个生产经营的改善会充分体现出来。从目前看,4月份公司整体已经转为盈亏平衡了,是非常好的信号,特别是公司的后备母猪转固成本,未来还有一个快速的下降空间。
不过,猪价的回暖尚未能挽回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一季度合亏超50亿元。
具体来看,一季度,牧原股份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超23亿元,新希望净亏损超19亿元,温氏股份净亏损超12亿元。为数不多“赚钱”的ST天邦,还是因为处置史记生物32.91%股权导致投资收益较去年增加58351.49%。
“虽然目前猪价已经逐渐脱离底部,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回暖基础并不稳固,还是会有所反复。”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徐洪志表示,今年猪价上涨,有明显的阶段性或季节性特征,从供需的角度来看,尚不足以支撑猪价出现实质性反转,能繁母猪还需要继续去产能。
在此行业背景下,生猪养殖企业也调整着自己的发展节奏。
新希望在近日举行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4月份,在猪价15.1元/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公司实现了整体单月的盈利。养猪的各类成本也在快速降低,从目前的经营效果和成本下降情况来看,此前做的主动调整是很有效的。对于公司在2024年生猪养殖产业的基本经营思路,新希望表示,是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稳规模,绝对的规模并不是首要目标,首先追求的是公司整体角度的减亏或降低成本。
温氏股份也表示,当前公司以保盈利为首要任务,大幅增加能繁母猪数量的可能性较小。公司主要通过提升生产成绩,实现肉猪出栏量增加,进而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未来一段时间,养猪行业可能总体处于弱平衡、低盈利状态,公司将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徐洪志看来,生猪养殖企业仅关注去产能还不够,还要关注去产能的步伐和消费端变化的匹配度,“从监测数据和对行业的观察来看,虽然猪价在2024年会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但是相比持续萎缩的需求规模,供给依然处于过剩状态。因此猪价在2024年内实现实质性反转、进入新周期的概率并不大。更可能的走势是持续磨底,直到过剩产能彻底出清,市场供需真正实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