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企盈利改善!今年以来,生猪出厂价格企稳回升。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4年第19周(即2024年5月6日-5月10日),16省(区、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19.58元,环比微涨0.2%,同比上涨6.2%。
从上市猪企披露的4月销售数据看,商品猪销售均价自2023年12月以来处于上升通道,猪企盈利能力修复。
牧原股份4月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80元/公斤,较3月上升3.93%,相较2023年12月13.42元/公斤的销售均价上涨10.28%。温氏股份4月销售肉猪248.29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46.75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5.18元/公斤,环比上升3.05%,同比增长5.71%。新希望下属子公司4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5.13元/公斤,环比增长5.51%,同比增长6.55%。

生猪产能回调!去年以来,生猪产能持续回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583万吨,同比下降0.4%。
日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能繁母猪存栏量看,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下降7.3%,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4%,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
“从中大猪存栏量看,3月末全国规模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中大猪存栏对应2个月内的生猪出栏量,这预示着二季度生猪上市量将有所减少。”雷刘功表示。
本轮“猪周期”磨底漫长,产能调控成果来之不易!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90万头。2023年1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进入下降区间。截至2023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到4142万头,降幅为5.6%。可以看出,与过去几轮“猪周期”动辄超过10%甚至20%的变动幅度相比,本轮“猪周期”能繁母猪增减变动幅度明显收窄,存栏量始终保持在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所确定的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之上。
“综合供需情况来看,市场供应阶段性过剩局面将逐步改善。”王祖力表示,供应方面,前期产能调减效果将在今年二、三季度逐步显现。需求方面,根据季节性消费规律,5、6月份猪肉消费量通常比3、4月份多出5%至10%,可以支撑猪价开启上涨行情。
从上市猪企披露的4月销售数据看,商品猪销售均价自2023年12月以来处于上升通道,猪企盈利能力修复。
牧原股份4月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80元/公斤,较3月上升3.93%,相较2023年12月13.42元/公斤的销售均价上涨10.28%。温氏股份4月销售肉猪248.29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46.75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5.18元/公斤,环比上升3.05%,同比增长5.71%。新希望下属子公司4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5.13元/公斤,环比增长5.51%,同比增长6.55%。

生猪产能回调!去年以来,生猪产能持续回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583万吨,同比下降0.4%。
日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能繁母猪存栏量看,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下降7.3%,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4%,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
“从中大猪存栏量看,3月末全国规模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中大猪存栏对应2个月内的生猪出栏量,这预示着二季度生猪上市量将有所减少。”雷刘功表示。
本轮“猪周期”磨底漫长,产能调控成果来之不易!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90万头。2023年1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量进入下降区间。截至2023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到4142万头,降幅为5.6%。可以看出,与过去几轮“猪周期”动辄超过10%甚至20%的变动幅度相比,本轮“猪周期”能繁母猪增减变动幅度明显收窄,存栏量始终保持在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所确定的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之上。
“综合供需情况来看,市场供应阶段性过剩局面将逐步改善。”王祖力表示,供应方面,前期产能调减效果将在今年二、三季度逐步显现。需求方面,根据季节性消费规律,5、6月份猪肉消费量通常比3、4月份多出5%至10%,可以支撑猪价开启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