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一夜突变,猪价上涨“卷土重来”!三大因素决定后市方向!

来源: 网络   2024-08-20 16:48:36   查看:  次

  导读:进入8月下旬,近期,国内生猪市场迎来“过山车”的走势,8月中旬,猪价触及年内的高点,外三元标猪报价冲高21.19元/公斤,但是,上周末以来,猪价上涨“盛极而衰”,猪价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行情呈现“4连降”的走势!

  据数据分析,受屠企调价收猪,8月20日外三元猪价格出栏均价在20.44元/公斤,环比昨日下降0.14元,市场延续连跌的走势,但是,猪价降幅明显收窄,黑吉辽以及内蒙地区,猪价止跌上涨,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以及西南、华南地区,猪价延续大部下跌的走势!

  目前,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与山东、河北地区20.45元/公斤水平相近,其中,在传统产销市场,东北地区,生猪报价涨至20.15~20.3元/公斤,在华北地区生猪报价在20.25~20.55元/公斤,西北地区,陕甘报价跌至20.3~20.4元。在南方市场,西南地区,川渝报价跌至19.95~20元/公斤,云贵地区报价在19.75~19.85元/公斤!华东地区,山东以及安徽报价在20.45~20.75元,江浙地区报价跌至21.05~21.1元/公斤;华中地区,河南报价20.3元,两湖地区报价在20.4元,华南地区,两广市场报价在20~21.3元/公斤!

  本轮上涨积压了多少大猪

  首先关注体重的问题,体重分成两个角度看:第一个是集团标猪的体重;第二个是二次育肥做了多少量,体重大不大。

  从集团的标猪来看,今年集团企业出栏体重偏轻。在今年6月初猪价上涨后,7月至今的上涨市场普遍没有预期,集团企业心态整体偏谨慎,体重不是很高。

  二次育肥方面,6月份现货价格回调之后,二次育肥的情绪也出现了一个分水岭。如果说之前的二次育肥是谨慎的,那么6月之后的二次育肥在谨慎中又多了一份激进。从栏舍利用率的图中可以看处,6月下旬开始栏舍利用率开始不断爬升,直到7月下旬左右,这段时间的二次育肥处在一个不断进猪压栏的过程,7月下旬以后,育肥栏舍利用率开始缓降,市场在高价位逐渐出现认卖的情绪,但大部分进场的二次育肥猪还没有出栏。

  但今年的二次育肥猪体重不是很大,后面预计不会有大幅的抛压。此外,二次育肥出栏的占全国生猪存栏占比比较有限,据测算可能不足10%。本轮猪价的上涨主要由南方地区拉动,我们后验视角来看,年初南方向北方卖了仔猪,导致南方阶段性短缺,其实就是整体产能去化超了预期,正常是北方少,把南方的猪搬到北方,南方就少了,其实还是少。7月下旬栏舍利用率开始调降,现货价格也没降,说明目前的二次育肥托底不是猪价上涨的核心问题。反过来也说明,二育的抛压也不是猪价下跌的核心问题。

  影响后市三大因素

  首先从产能基本面来看,三大生猪指数都对猪价形成支撑。

  一是从生猪存栏走势来看,今年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33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6%,这一数字大致相当于2020前后的水平。



  二是从能繁母猪来看,6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虽然已经探底回升,但依然处于近年低点。因为回顾近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自从2020年11月能繁母猪达到4100万头之后,能繁母猪存栏再也没有低于过4100万头这一数字,目前依然是近年来的低点。

  三是上半年仔猪出生量来看,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年12月至今年5月份,全国新生仔猪数同比下降7%,意味着7月到明年1月的肥猪供应数量将下降,猪价具备上涨的基础。

  其次,CPI需要猪价托底。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由上个月的下降0.2%,到这个月上涨0.5%,可以说是“V型”反转。在这其中,关键因素就是7月猪肉价格上涨20.4%,影响C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在牛肉羊肉价格连创新低的背景下,猪肉价格承担起了托起CPI全村的希望。

  为何这么说?今年3月份,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年预期目标时,CPI年度涨幅在3%左右,从目前来看,要完成这一目标,压力依然不小,对养猪从业者来说,或将带来重大利好。

  再次,消费有望继续增强。本月下旬以后各地大中院校将迎来开学季,叠加气温的逐步转凉,猪肉消费将逐步向季节性旺季转变,且从国家发布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看,经济复苏迹象明显,理论上终端需求存由弱转强预期。

  综上所述,对于未来行情,正如8月12日发改委价格分析认为,考虑二次育肥养殖户仍有补栏意愿,加之生猪供应缺口暂难补平,猪价仍有上涨的可能,但当前终端消费疲软,预计下周生猪价格将先涨后跌,均价环比上涨,生猪养殖预期利润将继续小幅增加。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