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一文读懂我国生猪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来源:猪业科学 2024-10-15 16:21:59| 查看:

  “猪粮安天下”。2024年上半年,我国猪牛羊禽肉总产量4 712万t,其中猪肉产量2 981万t,占比63.26%。猪肉作为我国“菜篮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受生猪价格波动、疫病防控、饲料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产业开始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转型。本文以生猪产业现状和相关政策为基础,从生猪养殖格局、养殖模式、养殖技术和市场需求四个角度分析我国生猪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生猪养殖主体和相关企业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1 养殖格局演变

  近年来,由于疫病防控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我国生猪养殖格局正在逐渐改变。大型猪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其竞争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36 395万头,其中目前市值排名前20的上市猪企(除德康农牧未公布出栏量)总出栏量为7 640.32万头,占比20.99%。出栏排名第一的牧原股份出栏量为3 238.9万头,占比近10%。这些大型猪企凭借自身技术和资金优势,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未来大型猪企会凭借其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些企业也会成为保障我国猪肉供给的基础。对于小规模养殖主体和散户,虽然竞争压力增加,但是基于我国生猪产业的实际情况,他们在地域性保供和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小规模生猪养殖主体和散户依然会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对于中规模猪场,其养殖成本相比大型企业较高,产品特色性不足,将会面临较大挑战。经过数年的淘汰重组,生猪产业的养殖格局将会呈现“哑铃型”结构。

  2 养殖模式优化

  2.1一体化养殖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养殖是指企业对整个生猪产业链进行纵向整合,将产业链的种猪繁育、饲料生产、生猪育肥、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集于一体,自我经营。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风险,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帮助企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更好地协同管理,达到无缝对接,提升整体效益。

  目前,部分大型猪企已经开始应用该模式,以牧原股份为例,通过对生猪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形成了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生猪育肥、屠宰加工于一体的“自繁自育自养”一体化养殖模式,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未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生猪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猪企采用这一模式。

  2.2绿色养殖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这一政策为生猪绿色养殖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绿色养殖不仅意味着要降低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使用,更要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目前,大部分养殖企业都已经配备了粪污处理设施,通过粪污处理、沼气发电和制作有机肥等措施对粪污进行处理利用,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202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指出要“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和预警”。这也意味着生猪养殖主体将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绿色养殖依旧是未来生猪养殖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

  3 养殖技术创新

  3.1智能化养殖技术

  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指出要“提升农业生产数智化水平”“加快打造以数据和模型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数智化场景,实现精准种植、精准养殖、精准捕捞等智慧农业作业方式”。智能化养殖以数据和模型为支撑,建立智能化养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投喂饲料、对猪舍环境和生猪体温实时监测等操作。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疫病的传播风险。但是,由于技术门槛和设备成本较高,目前这些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猪企。

  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智能化养殖技术将会在生猪产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大型猪企的智能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小规模养殖主体也有望通过政府支持和企业合作逐步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智能化养殖。

  3.2种猪改良技术

  2021年4月,农村农业部印发《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指出“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着力解决我国生猪种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种猪改良不仅可以提高猪肉产量,还可以降低因疫病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确保我国猪肉供给稳定。经过第一期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行,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种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还存在种猪改良技术落后、育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种猪性能相比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种猪改良技术(如基因组选择、表型组智能测定等)将会不断进步,持续提升种猪性能,促进我国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3低豆粕日粮技术

  2023年4月,农村农业部办公厅印发《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强饲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引导饲料养殖行业减少豆粕用量”。豆粕是生猪饲料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用量较大,但是我国豆粕主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因此一些大型猪企和饲料企业开始研究如何降低饲料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其中,低豆粕日粮技术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低豆粕日粮技术采用其他替代性蛋白源替代豆粕,减少豆粕用量,降低饲料成本。目前一些大型猪企和饲料企业开始试验和推广低豆粕饲料,但是范围较小。

  未来,随着更多新蛋白饲料资源(如乙醇梭菌蛋白、胴体水解复合氨基酸等)的开发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豆粕的减量替代。

  4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猪肉市场的需求呈现高品质和品牌化趋势。近年来,随着生猪疫病的发生和饮食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猪肉的品质,优质肉种如黑猪肉、有机猪肉等高端猪肉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猪肉品牌的信任度也逐渐提高,品牌化猪肉可以凭借其高品质、可溯源性和安全性等优势取得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高品质和品牌化猪肉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提高,养殖企业首先要保证自身猪肉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可以通过突出自身猪肉的差异性获得品牌优势,这也将推动我国生猪产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结论

  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大型猪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不断进步,一体化、绿色养殖成为养殖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向高品质、品牌化方向发展。未来,在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我国生猪产业会不断优化养殖格局和养殖模式,提升养殖技术,实现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5.2对策建议

  5.2.1对于生猪养殖主体

  我国生猪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猪养殖主体要着力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型猪企要充分发挥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不断优化饲料配方和种猪性能,提高养殖智能化水平,通过收购、订单等措施实现生猪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管理。相比大型猪企,中规模猪场在成本和技术上都处于劣势,因此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弥补没有产业链的劣势。小规模猪场和散户要灵活应对市场需求,提高猪肉质量,着力打造地域性特色品牌,在猪肉质量和品牌上取得优势。

  5.2.2对于政府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一体化、绿色养殖模式不断发展,智能化养殖、种猪改良、低豆粕饲料等养殖技术不断进步。未来,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职能,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加强对生猪养猪主体粪污处理的监督,加大对先进养殖技术(如智能化养殖、种猪改良、低豆粕饲料等)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产业链各环节一体化经营,持续推动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