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熊市戒惧”,不是说一到熊市就要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盲目抄底,这样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亡”。因为从熊市到牛市有个过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过程有时短暂,有时漫长,因此不但要冷静分析市场规律,也要观察经济环境和政策动向;不但要注意社会存栏结构变化,也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因素(生猪疫病及食品安全事故等)对猪价的影响:不但要分析一般猪农的心理变化以至可能采取的行动,也要考虑猪农的耐受支撑能力等。
笔者虽然初步判定这一轮低谷可能维持2年左右,但是丝毫没有放弃,只是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大幅削减了饲养规模。笔者本场的骨干员工一个也没有辞退,随时准备恢复生产。母猪群除正常淘汰外,既没有加速淘汰也没有增加种群规模。自有的原种母猪全部留作种用,一旦预测后市短期难以好转,也可做商品猪处理;如果预测1年左右市场向好,就做为后备种群补充增加母猪群。笔者谓之“熊市不惧”。
原则二:牛市出大,熊市出小
如果说“戒贪”和“不惧”是针对猪市中熊牛市的一种战略方针,哪么战术上的调整也不可忽视,熊市和牛市在操作层面上的策略也应有所区别。
为什么说“牛市出大”呢?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牛市总体上价格步步走高(特别是初期),虽然养大规格出栏猪后期长势放缓,饲料耗量增加,但价格走高足以抵销增加的饲料成本。第二,猪价走高,仔猪价也必然水涨船高,大规格出栏,分摊到每千克增重的仔猪成本相对降低。第三,牛市生猪高价,利润空间大,即使后期饲养成本较高也是有利可图的。这里举例说明一下,假设猪价为8元/500g,在饲料价格1.5元的情况下,饲料报酬即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