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熊市正好相反,养大规格的猪必然延缓出栏时间,而价格步步走低,不但后期增加的成本无法收回,把前期长出来应有的利润部分也跌没了。仔猪价格虽然也会走低,但购买仔猪越晚,出栏也越晚,出栏时价格也会更低,对于自繁自养的猪农来说更是得不偿失。后期生长所需饲料的成本都拿不回来,养大规格意义不大。
当然,不管熊市牛市价格都会上下波动,都必须根据各种情况灵活机动的调整。这就要求猪农能洞悉市场规律,比如说季节、消费高峰和低谷、疫病和其它突发因素等等对猪价的影响和修正作用。因此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市场资讯,做足功课,具备一定把握市场的功底。同时规格的大小也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否则养的猪太大太肥市场不受欢迎,小了则卖不出去。
原则三:牛市大气,熊市小气
牛市和熊市不但在市场操作上要有所区别,在管理上也应当有所不同。
原则上来说,不管市场好坏,都应坚持精细管理,但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主要是饲养水平的调整。这个问题笔者举例说明。
牛市末期,猪价会越走越低,这时出栏时间能提前是有利的。所以如果提高饲养标准,加快猪的生长速度尽快出栏,即使单位增重成本有所增加,但提前出栏能赶上高价位,这时不妨表现大气点,不要怕增加单位增重成本。即使在牛市进行阶段,虽然提高饲养标准后,每头猪看起来赚的利润少了,但缩短了出栏时间,如果能多出栏一批猪,实际上赚的钱还会更多。
而熊市就应当反向操作,本来养1头猪就不赚钱甚至亏损,在过高的饲养标准下,单位增重的成本增加了,使本来可以保本的情况下会亏本,在亏损的情况下会亏得更严重,因为出栏越快,出栏的批次越多,总的亏损额也就越大。特别是熊市末期, “小气”延缓了出栏时间,说不定这批猪还能赶上价格上升期,反而“因祸得福”亦有可能。
再比如:对于仍有治疗价值的病猪,在牛市情况下,即使花费药费较高,但养下来还是有利润。而在熊市中,健康猪养下来就是亏损的,病猪的治疗费用太高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在出栏节奏的把握上,牛熊市也应当有不同的操作方法。猪价处于上行通道的时候,价格的波动往往是跌1毛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