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到7月农业部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来看,7度下滑,生猪存栏量与较6月增长0.3%,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4%;而能繁母猪存栏量较6月下降1.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1%。 这是后市行情的一个定心丸,不管压栏也好,收购困难也罢,主要还是因为猪少了,供求根本关系的改变,所以真正的收猪与卖猪矛盾冲突时间恐怕不是当下。不免有人要追问,既然猪价已成定数,那未来猪价能达到怎样的上限?只能说宏观调控与微观市场都不会允许异军突起,从当下饲料的跟风上涨就可以看出,这年头养猪行业所谓暴涨,根本也不会带来暴利,微利也是定数。
那么,究竟是谁在压栏?
再回归到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很好理解,确实有人在压栏,也确实有人放长线钓大鱼,将眼光瞄准补栏,那么究竟该如何区分?
正如以前我也分析过养殖户出栏心态分类,主要跟自身养殖规模以及所掌握行情信息有关,大规模养殖场有自己的养殖计划,存出栏不会有太大时间变更。中等养殖规模有资金,有消息人脉,不打无准备的仗,一般看行情出动;中小散养户,资金链比较短缺,又不乏跟风行情行为,因此也较多时候存在赌栏行为。
所以,对比而言,当下压栏情绪最严重的应当数中等养殖群,饲料价格的飞涨切断了一部分资金链缺乏的小散户,同时高枕于后市稳当的行情,成就了中等养殖群得天独厚的压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