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持续低迷
生猪养殖遭遇熊市
中国猪网提供的一份资料分析认为,去年是全国生猪产业困难重重和极具考验的一年。这一年,猪肉消费增速放缓,旺季不旺;生猪价格提前下跌,春节前不涨反跌;养殖利润快速减少,生猪养殖持续亏损,亏损程度之深,历史罕见。监测表明,2014年全国生猪价格先跌后涨,年末整体再次趋弱,2014年1月1日均价15.56元,12月30日均价13.38元,全年整体下跌14.01%。
与全国一样,2014年我市生猪市场陷入长期低迷,进入12月份后更是出现“开月跌”。此后,虽然市场上的猪肉需求量逐渐增加,然而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对猪价上涨起到明显拉动作用。特别是12月中旬以来,消费旺季来临,惨淡的生猪市场不仅没有旺起来,反而出现了新一轮降价潮,养殖农户也由轻度亏损进入中度亏损。
市发改委价格监测统计数据表明,自2014年1月10日以后,我市猪粮比价就在盈亏平衡点以下。2月26日至5月上旬猪粮比价一直在红色预警区域内运行,养殖户处于重度亏损状态,生猪产业明显遇到“熊市”。
为维护生猪产业健康发展,5月中旬,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启动了冻猪肉储备工作,对生猪产业紧急“救市”,使各地猪肉价格逐步回升。至8月上旬,我市猪粮比价返回蓝色预警区域,养殖户也由重度亏损转为轻度亏损。然而,9月上旬猪肉价格回升到一定高度后,肉价再次开始阴跌,缓缓向下滑落。直到12月上旬,猪粮比价又由蓝色预警区域进入了黄色预警区域,养殖户亏损不断加重。
为准确把握全市生猪价格市场行情,市发改委在全市9个县市区选择了监测点,对全市生猪市场进行实时监测,并在绵阳城区建设街、钟鼓楼、大西门、开元场、科学城等处选取了8个大型农贸市场,对市场猪肉价格进行监测。监测表明,2014年9至12月,全市生猪收购价分别为15.36元、15.58元、15.56元、13.84元,其中12月下旬,生猪收购价格又跌至13.20元。
记者从2015年1月7日市发改委在媒体发布的绵阳城区主副食品民生价格信息行情中看到,1月6日,绵阳城区一级肉最低价富乐市场降到了21.00元,而其他10个采集点肉价也多在10%左右浮动,肉价跌势明显。
3稳定市场
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猪市“走熊”,原因何在?
2015年,绵阳猪市能否盼来明媚阳光?
分管畜牧生产的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均沛分析认为,消费疲软、消费结构多元化是造成当前全国新一轮生猪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王均沛说,2014年预计我市出栏生猪391万头,虽与2013年379万头相当,但放眼全国,受国家对工商资本下乡等政策的鼓励,近年来有不少大型国企、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养猪行业,各地规模养猪场遍地开花,加之生产效率不高,导致行业平均利润不断降低。“大涨之后必大跌,大跌之后必大涨”。风雨之后,彩虹肯定是会出现的。王均沛分析认为,受市场低迷影响,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14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养殖业规模有所减少,2015年可出栏生猪数量将少于上年同期,存栏量数据利好生猪价格。预计2015年生猪市场行情整体上将好于2014年,建议养殖户要理性面对市场,切忌追涨杀跌,盲目扩大或减少规模。要利用当前行情低迷的机会,保持一定存栏量,合理确定出栏时间和数量,尽可能错过生猪集中上市高峰,确保卖个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