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时定量喂饲,特别是母猪饲喂。
(2)避免限饲引起的应激反应。
(3)切断了疫病的传播途径。
(4)节省劳动力。
(5)方便、快捷。
4、母猪智能饲喂站
母猪智能饲喂站在欧洲已经有40多年的应用历史,经过不断改进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解决了现代集约化高密度养猪与提高母猪福利的矛盾问题,并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具体优点如下:
(1)精确饲喂母猪,根据每头母猪每天的需要量提供饲料,母猪体况更均匀。
(2)提高母猪福利,一台智能饲喂站能使50到80头母猪使用,每头母猪占面积2.05平方米,每头母猪的活动面积增加到100平米以上,减少死胎率。
(3)实现母猪自动化管理,能根据探测结果把发情母猪,怀孕检查母猪和要转到产房的母猪分离出来。
二、养猪设施设备发展趋势
1、从单纯重视猪栏到开始重视气候调控和自动喂料设备。
随着规模的扩大,气候调控设备和自动喂料设备将装备现代化猪场。
2、设备向成套化、标准化发展
规模化养殖设施设备将向成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结合定型的工艺模式,通过组装、配套和集成及研发手段,实施养猪设备产品的标准化措施,开发出适合我国不同气候环境和不同地区的成套的系列设
施与设备。设施设备的生产也将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方式,并且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生产企业。
3、设备从简单加工向提高工艺含量发展。
工艺含量是设备的核心和灵魂,是否符合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行为习性是标准,工艺含量高的设备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
4、与动物福利相结合
我国规模化猪场一般都沿袭国外的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但随着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的广泛使用,其弊端也日益突现,如猪由于受到空间的局限,极大地减少了运动量,使猪蹄病日趋严重;猪在这
种饲养环境中产生了许多异常行为,如啃栏、咬耳、咬尾、咬蹄、拱腹、啃咬异物等,从而造成猪群相互之间的伤害,最终影响生产力。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定位或圈栏饲养工艺模式日益受到动物福
利关注者的指责,欧盟将逐步取消该饲养工艺模式,并以此作为绿色贸易壁垒。为了提高动物福利,改善饲养环境,为猪提供必要的"玩具"设施,如磨牙链、蹭痒架、草捆和玩具箱等,从而减少猪异常行为的出
现,使我国的养猪业向符合动物福利的方向发展。
5、设备由耗能型向节能型发展
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规模化养猪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为了节约用水,应改传统的水冲粪和人工清粪向水泡粪方向发展;为了节约能源,
应研究开发经济适用的局部降温、加热技术,以改变传统的整舍降温或加热方式,实现猪场的低耗能。
三、结论
目前,已经有了更多的畜牧企业加速了机械化的步伐。针对我国目前养猪业的现状,应该利用后发优势,整合世界设备资源,规划设计现代化猪场项目,并鼓励企业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节约投资,提高效率,让现代化设备发挥作用,促进整个设备产业与养猪产业同步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