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猪肉并不能抑制猪价的上涨
一直以来,咱们养猪人一听到进口肉要来了就心生恐惧。在去年猪价低迷的时期,更是有大量网友声讨进口猪肉,认为进口肉是猪价一直不能上涨的罪魁祸首。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1998年以来我国年进口猪肉占国内猪肉产量的比例,进口肉量在2008年之前占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到0.5%,2008年奥运会开始,我国对猪肉的需求量有了明显增加,进口肉量才增至1%以上,2012年至2014年每年进口猪肉量均占当年总产量的1.4%左右。也就说,咱们国家的自给自足率达到98%以上。试问,占总供应不到1.5%的进口猪肉如何影响猪价呢?进口肉带来的影响其实还是心理上的,最主要因素还是供应过剩。就如同网友刺笑说的:“当稻草的重量达到极限时,最后的任何一根无论什么样的稻草都能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还是一根稻草拥有的重力,关键是它的出现位置引起瞩目。”进口肉伴随的猪价下跌,其实还是供应过剩情况下养殖户恐慌性集中出栏给了屠宰企业压价的机会。从进口肉的数量上来说,并不能真正影响猪价。
仔猪价格高,提升养猪人未来心理价位
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仔猪价格也一路飙升,从年前的19.2元/公斤上涨到现在24元/公斤。市场实际交易价格更高,目前10公斤仔猪的价格基本在360-400元之间。仔猪价格的升高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育肥猪成本的提升。大家对后市的看涨及仔猪成本的居高均将提升养猪人对后市的心理价位。而在四月份养猪人与屠宰企业的博弈中争取到些许主动权后,养猪人对自己的心理价格将更加自信、更加坚持。这将在生猪供应紧张时给屠宰场带来定价压力,使其难以压价收购。
六月猪价行情为七月上涨铺路
仔猪价格一开始暴涨,猪友们就反映了市场上卖小猪的太少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去年能繁母猪淘汰的情况。按照推算,今年七月开始可出栏肥猪数量会出现整体的减少基本已是定论。进入五月天气逐渐炎热,猪肉消费开始步入传统淡季,因此虽然生猪供应减少,但是猪价受需求影响仍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如果五六月猪价小幅度震荡或者缓慢增长,将为七月的上涨奠定基础;如果五六月人为影响猪价出现大幅度增长,那么七月上涨将增添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