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9月6日,全国外三元均价为18.33元/公斤,南北方均呈小幅涨跌调整态势。虽然猪价并无实质性上涨,相比8月份甚至出现小幅下跌,但是由于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上周末猪粮比已达到8.03:1 。
上周周末三天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假期,北京屠宰场多数停产或者减产,直接影响东北地区生猪外运,再加上金锣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使东北猪价受挫。除东北外,其他地区均以稳为主,部分省份有小幅涨跌调整。
猪市利好与利空交织
生猪价格从8月份下旬以来基本处于小幅上下调整的状态,用股市的话说就是横盘。各省生猪价格横在18-19元/公斤之间,养殖户虽然对涨价仍有期待,但此价位养殖户心理上尚能接受,保持出栏平稳,同时屠企保持着压价试探。
目前的利好因素有:
1、全国生猪存栏及出栏量均处于低位,去年能繁母猪的连续、深度淘汰支持着今年生猪产能的持续缩减;
2、天气转凉,再加上中秋国庆双节的来临,意味着消费端的增加;
3、严厉打击走私猪肉,堵住供应漏洞。
但同时,利空因素也不能忽视:
1、春季后仔猪成活率高带来的出栏猪供应增加;
2、天气转凉后生猪增重加快;
3、经济疲软,消费的增幅可能受限;
4、猪价处于高位,对需求产生一定程度抑制,同时猪粮比持续升高,已升至8:1以上,面临国家政策调控;
5、猪肉进口量的增加。河南漯河——双汇总部所在的城市,成为我国首个内陆肉类进口口岸,吞吐能力达到年40万吨,为双汇大量进口埋下伏笔。虽然我国每年的进口猪肉占总产量的比例较小,2014年为3.5%,但是在一定时间内会影响市场情绪并抑制猪价的上涨。
整体来看,猪市利好因素与利空交织,未来猪价能否再次有理想涨幅,还是要看产能减少造成的需求缺口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