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猪周期终于来了,市场关注度之高仿佛回到了2011年。我们发布了一系列的生猪养殖专题报告、跟踪报告,以重申和强调我们看多的观点,但均以猪价的判断为侧重。与投资者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细节问题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因此,我们推出生猪养殖答疑解惑系列报告,聚焦于投资者关心的养殖行业具体疑问和细节。
市场疑惑:
1、能繁母猪存栏与生猪存栏变化是否有相关性?为什么会出现一些背离?
2、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与未来猪价有何种关系?明年的高点可能出现在什么时候?
3、短期来看,四季度猪价走势将如何?
我们的具体观点如下:
1、能繁母猪存栏影响未来生猪存栏总规模;生猪存栏一般在年内前低后高。
理论上讲,能繁母猪存栏将影响到5个月后生猪存栏(剔除能繁母猪后)的规模,但从实际数据分析来看,这种影响更多的是总规模,而并没有在变化方向上严格对应。例如某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但可能5个月后,生猪总存栏(剔除能繁母猪存栏后)却是环比上升的。
出现这种实际与理论背离的原因是:1、养殖户对育肥猪的月度间压栏、抛售等情况,使得时间并非严格对应,有些会是季节性的生产习惯;2、能繁母猪产仔率、仔猪存活率的波动等;3、生猪总存栏中包括能繁母猪存栏、所有商品猪存栏、及后备母猪的存栏,而后备母猪的量没有被单独检测,所以也可能是后备母猪量波动所致。
而从生猪存栏的季节性规律来看,总体表现为后半年相对高于前半年。一般是2月环比显著下降,6月开始环比上升,而11月开始再次出现环比下降。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气温和疫病规律相关,气温偏低的时候相对存栏会低些,同时春季、秋季换季为疫病高发时期。
此外,春节前出栏也是导致2月存栏会降低的因素。
由于能繁母猪的持续下降,2014年、2015年生猪总存栏量除了同比下降外,也低于上一轮拐点向上的2010年,尤其是2015年的生猪存栏量(剔除能繁母猪)已经显著低于2010年的水平(同比降低11-12%)。综合考虑到存栏量的季节性规律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的情况,预计2016年生猪总存栏量将在2月出现再降。
2、生猪总存栏变化与6-7个月后猪价在85%的时间内呈现负相关
我们一直强调,能繁母猪是生猪养殖行业的产能,是决定未来出栏量的根本因素。而这个完整逻辑应该是,能繁母猪产能(即存栏量)决定了5个月后生猪存栏量的总规模水平(并非环比变化),而生猪存栏量理论上影响未来5个月后生猪出栏量,进而影响价格。
从数据上看,虽然理论上生猪存栏(剔除能繁母猪后)应该与5个月后猪价负相关,但实际数据显示,生猪存栏与6-7个月后的猪价在约85%的时间内相关性更好。只有2011年出现了显著的特例,尽管2010年8月开始生猪存栏快速上升,但2011年上半年猪价一路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