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0版猪价调控预案
2011年全国猪价大涨,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CPI再次大幅上涨,首版猪价调控预案经过3年的实施,政府也意识到当年的调控预案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2012年5月,发改委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2012年第9号公告)即2.0版本调控预案。提出了既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也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上涨,对猪价进行双向预警和调控。
并将监测指标由2009年的9个增加到了12个,其中增加了二元母猪价格(由发改委监测)和监测点生猪存栏变化率和监测点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由农业部监测),将原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生猪总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即绝对数量)交由统计局发布。农业部建设4000个样本监测点,并从2012年开始发布监测点的总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的环比、同比变化率。能繁母猪月存栏量同比变化率在-5%~5%作为调控的辅助目标进行监测。由此,为能够获得真实的母猪存栏数据,12个监测指标中涉及母猪的指标共有二元母猪价格(发改委)、全国能繁母猪总存栏量(统计局)、监测点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农业部)。因为母猪存栏是判断未来猪价走势的核心和源头,多指标、互为佐证确实大大提高了对母猪存栏的判断,以及调控时机的把握。调控预案也较2009年版的更加完善。

此2.0版猪价调控预案将猪粮比价6:1和8.5:1作为预警点,低于6:1进入防止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区域,高于8.5:1进入防止价格过快上涨调控区域,将2009年的猪粮比价上限9:1调整到8.5:1。同时,在响应机制上,与2009年也有差异,但是也是从发布预警信息、储备、补贴到进出口进行调控,只是调控时机有点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