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出栏量决定了市场供应充足程度,也间接影响了行情。五月份之后,生猪价格回到盈亏线之上,仔猪的价格和补栏积极性有所提升,造成第四季度育肥猪较多,出栏量从屠宰厂数据也可以显现出来。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屠宰总量为19090万头,其中1-7月份,出了4月份小幅上升以外,均处于屠宰量减少的状态。8月份开始屠宰量开始小幅上升,而随后的9-11月份生猪屠宰数量持续回升,环比涨幅分别为13.5%、6.7%、4%,相对消费力而言,较足的市场供应导致了四季度的猪价以稳定为主。
对于2015年12月份和2016年1月份的屠宰量,分析人士认为很可能仍有上升,预计分别出栏2000万头、2100万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元旦、春节对猪价销量的促进作用。
春节前,两股人流退出城市猪肉消费将是造成猪市平淡的关键因素。据悉,2016年1月20日左右是学校放寒假的时间点,很大部分学生、老师将回乡过年,缩减了学校食堂消费这一用肉大户。另外,猴年春节为2016年2月8日,按照往年惯例,年前15-20天是返乡高峰期,大批城市务工人员将回老家过农历年,减少了另一批城市猪肉消费主力军。城市猪肉消费量得不到保证,行情也难得到提升。
不过,人流的转移虽然暂时减少了城市消费,但总的消费量还存在,只是相当部分的猪肉消费将转移到城镇、乡村,因此猪价仍会以稳为主。
2016需盯紧“洋肉”
从2015年全年的猪价来看,最戏剧化的一段出现在8月份之前,先是春节后一路下跌到3月份的5.6元/斤的低价,接着是一路上扬到8月初的9.3元/斤的高位。之后涨跌互现,10月下旬到12月底徘徊在8.2元/斤左右,相对稳定下来。2016年的供需力量对比相对均衡,或许难见大起大落。
2015年11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为3825万头,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12.4%,意味着整体生猪产能再度向下微调,增加了产能恢复需要的时间,也令行业普遍认为2016年的“行情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