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整成本新目标
企业在2016年也有可能调整其承诺的产品效益目标。在2014年,综合当时的原料价格和7元/斤的平均养猪成本,不少企业提出的成本目标为“6元”附近。如天兆猪业宣称“余式猪场”能将成本控制在12元/公斤。天邦股份宣布旗下的汉世伟把增重成本控制在5.35元/斤。据网络报道,在2015年4月份时,双胞胎三水公司就宣称,养一头猪全程饲料成本由1033元已降到938元,总成本5.6元/斤。
扬翔股份在2014年提出:每头肉猪按1100元左右的饲料成本计算,分摊母猪费200元,中小规模猪场分摊药费30元,155天可达到220斤,算下来成本可控制在6元/斤。对此,50头母猪场老板许宏昌说,“以前的养猪成本在7.2元/斤,还是相对理想的,6元极难做到。”
2016年初,扬翔股份副总裁高远飞表示,公司现在又有了新的目标,结合未来原料价格下行和养殖水平的提高,通过“种、料、养、管、防”综合措施帮助养殖户把养猪成本做到4.5元/斤。近日,扬翔股份跟华中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也表示将向4.5元/斤的养猪成本挺进。
另外,原料价格也带动了饲料配方的优化。企业曾一度用高粱、杂粕降低配方成本,这一趋势在2016年可能减缓。“之前在饲料中使用的杂粕,如米糠粕、棉粕、菜粕等,在禽料中的使用量在10%以下,在猪饲料中的使用量为5%以下,现在已经完全不用了。”旺大集团副总经理朱韶华此前介绍,早些年豆粕在猪、鸡饲料中用量为20%,现已提到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