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期高点能够突破20元/公斤,达到21元/公斤—22元/公斤吗?
这种概率越来越大。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在向2007年和2011年靠近,猪价出现大幅上涨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创历史新高的概率越来越高。
母猪存栏经过前期长时间亏损大幅度下降,而且2015年的好行情恢复速度比较缓慢,母猪存栏远远低于预期。在母猪存栏没有恢复的基础上又发生了一次疫情,而且疫情对仔猪存活率的影响较大,时间点也比较敏感。
2011年猪价最高点出现在6—9月份,高峰期一直保持了三四个月,有四个半月左右的时间价格都在9元/斤以上,最高点将近10元/斤,这种情况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主要原因就是冬季疫情持续时间太长,导致夏季生猪供应出现断档,因此价格涨幅大,保持时间长。
目前来看今年条件跟11年非常接近,前期母猪存栏下降,冬季仔猪疫情比较严重,存活率较低。现在唯一与07年和11年不同的地方就是需求面的情况。07年和11年需求面没有什么大问题,经济形势是很不错的。而今年实体经济形势不佳,但是这段时间政府货币宽松政策又开始加码。11年时前两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执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开始显现效果,因此当年猪价上涨有一定的货币因素。今年实体经济很差,但政府的货币政策很宽松,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历史重演的概率越来越大。
4.预计16年全年均价大概是多少?
现在来看全年均价高于8元/斤的可能性在90%以上,估计全年均价在8元/斤—8.5元/斤之间。现在全国平均价在9元/斤—9.1元/斤之间,要是3—4月份没有跌破8.5元/斤,后期价格可能创造历史记录。当然猪价不可能全年保持上涨,中间可能有一波下跌,时长大概两三个月,时间在9—11月份概率比较大。
下跌主要原因是3—4月份天气转暖后仔猪存活率会明显提高,这批仔猪会赶在9月份以后出栏。下跌幅度就看仔猪存活率会有多高,前两年3—4月份出生的仔猪存活率都在95%以上,比冬季提高十几个百分点,因此9—10月份供给会比之前大幅提高。若9—11月价格跌进8元/斤,则全年平均价格应该接近8.5元/斤。现在价格离历史最高点只剩5%左右的空间。3—4月份价格若不能跌破8.5元/斤,则5—8月份的上涨会轻松突破历史最高点,历史高点是9.8元/斤。
高点能有多高现在还不能轻易判断,因为还要考虑进口情况,去年进口量是155万吨,猪肉和下水各占一半,今年可能进口量可能为200万吨甚至更高,进口猪肉价格非常低,有可能抑制猪价上涨,而且政府也不会放任猪价破历史记录后继续往上狂飙,不然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价格破历史高点的概率很大,但高点有多高还不能轻易判断。
5.从去年5月份开始猪价进入景气行情,一直持续到现在,但农业部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还是在继续下行,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是由于从去年开始环保政策加严,使南方大范围开展拆猪场活动,所以使得比较多的猪场被迫退出行业?
环保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抑制了母猪的补栏,或者说母猪存栏的变化,但这个问题应该更全面的考虑,因为环保问题拆猪场在14年1月1日就已经开始,该拆的猪场在前两年都拆的差不多了。
目前仔猪、肥猪行情非常好,这种行情下养殖户是没有动力淘汰母猪的,补栏方面种猪销量远远低于历史同期,但是同14年比情况好很多,种猪都是正常销售的,没有把母猪当做肥猪销售的情况。因此母猪存栏实际上已经开始恢复,只是前期恢复速度慢,随着部分养殖户开始自留母猪,母猪存栏恢复速度逐渐加速。
6.目前猪粮比仍处于高位,超过了国家预警线很长一段时间,后期国家是否会采取调控猪肉价格的政策?
国家采取调控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猪粮比是发改委发布的数据,实际情况可能更高。过去采取良杂猪比上玉米批发价,现在采取瘦肉型猪比上玉米报厂价,猪粮比实际上已经在9.1-9.2左右。
8.5是政府调控的警戒线,并不是调控线,突破9:1才会出台调控政策,主要是放储备肉,进口猪肉,还有消费者补贴。今年猪粮比价突破9:1概率几乎是100%,到时候政府的调控概率非常高。现在主要是看政府的调控起到多大作用,目前不论是中央储备库、地方储备库还是屠宰企业商业储备库存,都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而且现在猪价处于高位,且政府给屠宰企业的冻肉补贴并不是特别高,金额是固定的,商业库存无利可图,屠宰企业基本都不会储备库存,所以政府通过储备肉的调控效果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