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猪肉的影响应该很大,去年入世保护期过了以后中国的进口关税大幅下降,再加上国外猪价低于国内猪价50%以上,估计今年的官方进口和走私量会大幅增加,增幅50%都可能是保守的,有可能更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价格。
国外屠宰场假如有大量冻肉库存,那么进口到国内只需要不到一个月,假如是生产的话,这个周期在6个月以上。估计价格高点会在5-8月份,应该说7-8月份的概率会更高。假如通过进口猪肉使价格平抑历史高点,现在操作有点晚,进口签订单等程序复杂,所以进口肉对猪价的影响都在下半年。
7.全国二元母猪大概的产能大概处在什么水平?每年能供应多少新增的二元母猪?
官方数据二元母猪产能3700万头左右。全国大约2000多家登记在册的种猪场,当然也有很多种猪场没有登记在册,假如全国养殖户都从种猪场补母猪,那产能供应就会很少。但是1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一般都有几头或十几头左右的纯种猪,这部分猪场都可以将肉猪自留母猪。全国大概不到10万头原种猪,一年大概能提供60-80万头祖代,不到400万头的父母代,实际情况是,一年需要补充的存栏母猪大概是1000多万头,所以自留母猪的市场非常庞大,而且无法监控。
8、规模猪场是否受制于种猪数量导致无法通过自身扩大产能?
100~200头以上母猪的猪场,普遍都有一部分纯种猪,可以较容易产生二元母猪,因而将很容易实现扩张,一般猪场的扩张不是受制于种猪数量,种猪的产能很容易上涨,可以通过自身实现扩张。
9、目前大体猪比标猪价格高的原因?会不会激励养殖户增加猪的体重?
2014年产能过剩,屠宰场更倾向标猪,目前由于存在缺口,为了保证猪肉产量,在屠宰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300斤以上的大猪将产生更多肉,目前更受欢迎,我预计这种情况要持续到今年年底,11年猪价高峰时大体猪也是比标猪的价格更高。养殖户会根据行情增加猪的体重,所以说低存栏量并不一定意味着猪肉供给也少。
10、对2017年猪价的预测?
2017,2018年的猪价要根据16,17年母猪补栏情况进行判断,16,17母猪补栏情况要根据16,17猪肉行情和疫情情况,如果行情超过预期,常年保持在8.5元以上,母猪补栏会好于去年,则如果今年行情一直保持,价格高涨,养殖户积极性将不断被调动,则全年补栏将大幅增加,填补目前母猪产能缺口。
2016年猪肉价格高是由于14年底15年年初大量屠宰母猪,导致目前肥猪短缺,造成猪肉价格过高。如果当前价格不下跌,5~8月份价格上涨将刺激母猪补栏。2015年5月猪价涨到成本线以上,8元以上保留半年以上,在此期间卖过1,2批猪的养殖户资金充足,将伴随好行情,再次投入补栏,2016年母猪补栏一定好于2015年,2016年年底,母猪产能将恢复到平衡线以上,继续上涨将过剩。
猪周期研究发现,母猪存栏恢复与猪价不是同步,补栏母猪的人看猪价确定补栏,而母猪产能恢复时,猪价仍在高位,母猪的补栏将持续,并产生产能过剩。由于母猪的补栏后于肥猪价格,2016年年底肥猪价格可能依旧良好,但是母猪存栏将过剩。
母猪均衡数量为4400万头或者4100万头,目前存在700~400万头缺口,淘汰产能速度很慢,但缺口恢复速度很快,16年年底看好母猪存栏缺口消失并可能出现过剩,17年上半年母猪产能将严重过剩,2017年出现周期性下跌,17年年底可能接近成本线。预计17年上半年母猪产能过剩,18年肥猪产能过剩,生猪市场出现亏损,亏损可能延续到2019年。预计下轮周期性好行情可能出现在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