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猪肉价格一向比国外高,尤其目前国内猪价处在上升通道,国内外价差进一步拉大,这将导致猪肉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而且目前国内肉类进口环境也大大改善,进口来源国增多,国内肉类进口指定口岸也遍地开花并逐渐投入使用,进口猪肉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也将带动猪肉进口量的增加。
正因为如此,进口肉对于国内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加重。不少养殖户担心进口肉的增多弥补供应缺口,后市猪价的涨幅可能并不如预期,这也是养殖户面对补栏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情况,中、小型养猪场(户)可能面临的压力更大些。温氏、牧原、雏鹰等这些大型企业面对补栏犹豫就少多了,如温氏1.2亿在四川苍溪投建仔猪繁育场;牧原5亿元增资4子公司,拟投6000万再设3家子公司……中小型猪场补栏速度减慢,而大型企业正在不断扩张中,这将进一步促进养猪业结构调整。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PSY值逐年提高,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曾表示,2015年有500万户养殖户退出,能繁母猪生产力平均提高6.5%,2014年我国能繁母猪PSY值15.92,2015年预计可达到17头左右。
目前温氏、正大、牧原、雏鹰等这些大企业的PSY水平可达到22-26头左右。这意味着,即使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大幅下降,生猪出栏仍有可能稳定甚至保持增长。2013年以来,生猪市场产能过剩严重,市场不需要那么多母猪了,这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能够下降的客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