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偏紧,“二师兄”“走俏”到年底!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前两三年生猪养殖行业持续低迷,加上各地提高环保门槛,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不少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退出市场,致使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下降,市场猪肉价格提升。
范钰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养猪大县高安市,猪场的数量就由前两年的6000多家,减少到了目前的3000多家。
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3760万头,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8.5%;生猪存栏量36671万头,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5.9%。
近日,国家发改委表示,近期生猪价格居于高位,是过去三年生猪价格偏低引发产能适应性调整的结果,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有利于调动养殖户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发展,保障市场猪肉供应。
冯永辉认为,能繁母猪及生猪存量持续下降,意味着生猪供给偏紧局面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其高价位很可能延续到今年年底。
“从生猪养殖流程来看,从能繁母猪补栏到形成商品猪供应一般需要13个月左右,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大规模补栏,对市场的影响也要到13个月后才会显现。”冯永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