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生猪产能也不断萎缩。2013年生猪产能达到5000万头的最高点,现已减少至3700万头,产能下降近25%。
农业部最新公布的生猪存栏数已连续29个月下降,其中,2月能繁母猪存栏跌至3760万头,环比减少23万头,下降0.6%,同比下降8.5%;生猪存栏量36671万头,环比减少672万头,下降1.8%,同比下降5.9%。
芝华数据首席畜牧行业分析师袁松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猪价上涨原因中最主要的当然是产能,母猪存栏大幅下降后,产量不足,供不应求。”
“此外,环保要求严格也使生猪养殖受限。《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开始实施,2015年新的环保法施行,对污染企业的惩治力度加大,养猪 行业尤被关注,大规模的猪场被拆除,各地区主要道路、旅游景区基本禁养。此外,农业部发布了《南方水网地区水资源保护知道意见》,对南方水网地区的生猪养 殖进行调整限制,水源地都禁养了。”袁松进一步表示。
“光浙江省的猪场拆了近70%,母猪头数由110万头减少至现在的三四十万头。”冯永辉补充说,“现在新建养猪场环保要求很高,政府审批非常严格,很难批。”
老家嘉兴农村现在上海念书的大学生李琳告诉记者:“以前嘉兴有很多养猪场,到去年已经很少见了,周围邻居也不再养猪。即使有养殖户养猪,政府也要来沟通排污等事宜。”
除上诉两大因素外,袁松指出:“猪价上涨还有疫情的因素,去年冬季极寒天气导致爆发仔猪腹泻疫情,仔猪死亡增加,加剧目前大猪供应短缺。再加上企业冻肉库存少,难以缓解市场需求。”
冯永辉预估:“亏损淘汰,环保拆猪场,疫情死亡,这三个因素导致春节过后生猪供应不上来,这个缺口大概是15%。”
利润新高
在猪价上涨的时候,猪饲料却反向而行,作为猪饲料的玉米和豆粕在2015年保持了持续下跌态势,使得仔猪价格、猪粮比价、养猪头均盈利均创出历史新高。
全国三元仔猪均价涨至每公斤50元以上,打破2011年9月1日的每公斤48.9元的之前历史最高点。
猪粮比也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