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说,自己今后一两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成本的管控,“就是采购的管控,具体就是用美国进口猪肉来作为保障控制成本,在不同时期采取不用的采购策略”。譬如在猪价较低的二季度加大采购量,以现货和期货相配合,“猪肉可以冷冻储藏一到两年,按照美国标准也可以的”。
西方为何猪价波动小?
中国的猪肉市场暴涨暴跌的情况,不时被拿来与A股作比,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甚至曾提出“猪调控了中国股市”说。事实上,两个市场的相似度原来比大家想象的还多。
“欧美的猪肉价格就比我们平稳得多,”游牧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正如A股中散户的比例太大一样,中国生猪市场的“散养户”比例也过多。“这些散养户一年养三十头、一百头,一赚钱大家都来养,一赔钱都不养了”,他指出,因此每逢猪肉价格走低,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导致未来一年的生猪供应出现严重不足,价格一下子就被推到极高。
与此相比,外国的猪肉养殖大多是大养殖场模式,少有小散养户,无论价格如何波动,大养殖场的生猪出栏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大规模养殖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大公司的技术水平,也就是对于牲畜的防病、治病能力较高。中国养猪户的防病治病能力则有所不及,“一旦疫病爆发,会在短时间内死掉大量的猪”,游牧说。
也因此,游牧“新官上任”的另一把“火”就是尽快做大双汇的屠宰业。
今天的双汇已经拥有不少自己的大型养殖场,去年生猪出栏约1908万头,其余的肉类原料也只从大养殖场采购,小散养户早已不合作了。“中国每年生猪出栏六亿头,以每只2000元计算,这是个1.2万亿的巨大市场,足够培养一个行业的巨无霸”,游牧指出,双汇作为中国肉类市场的龙头,生猪出栏量仅占市场的2%,“但我们看史密斯菲尔德,一家的生猪屠宰量就占了全美国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