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飙升暗含过剩风险 养殖户补栏需谨慎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这一轮猪价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这对于调动养猪户的积极性来说是好事,但如果发生大面积集中补栏,就会给未来猪价下跌埋下伏笔。
安徽并不是传统的养猪大省,但随着市场上的猪价持续上涨,很多养殖户开始了积极补栏,甚至不惜在高位购买小猪。央视记者调查了解到,小猪至少要饲养半年才能出栏,大概需要八九百块钱的饲料,以现在超过1000块钱的价格补栏,出栏时每斤的成本就已经突破了9块钱。
由于市场上小猪利润翻倍,也有不少养猪户开始大量补栏母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绝大部分母猪场的标准体重母猪,已经卖脱销了。按照目前的这种速度只需要大半年,母猪就会出现过剩。
专家称未来猪价不会暴涨市场供应有保障
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速度开始加快,同比增长7%。市场机构卓创资讯针对全国100个万头猪场的监测数据显示,小猪的比重也在升高,占到了整个育肥猪的23.4%,这意味着,半年后,生猪的出栏量将明显增高。专家预测,综合天气转暖,猪仔成活率,养猪户补栏量提高等因素,未来猪价上涨不可持续,很有可能在几个月后就会发生回调。分析师冯永辉预计,回调、下跌幅度可能超过15%左右。
从全年走势看,由于当前基础产能偏低,生产恢复需要一定时间,预计全年生猪供需处于将偏紧,生猪价格将维持高位。但在出栏逐步增加、养殖成本下降、消费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