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疯涨并不是人为炒起来的
有人认为目前猪肉价格这么高主要是炒起来的,很多农民和饲养场不愿意出手活猪,惜售和借售之风严重。其实这是个不准确的说法,价格的上涨不能否认没有一点人为的因素,但这并不是主要矛盾,甚至次要矛盾都算不上。从供应链来看,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生猪存栏量低是造成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利润微薄导致生猪养殖纷纷减少。而猪肉价格的上涨主要由于供应端的供给不足造成的。之前连续三年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造成了大量养猪场破产和退出,产能大幅下降,而环保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产能不足。另外还有自然原因,去年冬季大部分地区遭遇“世纪寒潮”,造成仔猪腹泻严重,成活率较低,形成了3月份以来的供应断档期。
市场实际调整意义不大 卖方市场依旧更胜一寿
目前从屠宰企业方面来看,由于采购与销售两难,有的屠宰企业采取守稳心态和降低屠宰量,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目前还处于抢货源阶段。企业整体表现为压价不力,对猪价高涨的接受度低。中小型和部分散养虽有高价出栏的做法,但是奈何存栏量少,并不能压低猪价。
尤其重要的是目前规模场博弈状态坚挺,多持守稳心态,那么在整体猪源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屠宰厂压价过程艰难,而且几乎是不可能实现
的。可以看出目前市场实际调整意义不大,供需博弈之间,卖方市场依旧更胜一寿。
猪价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和补偿性的状态
最近黄色预警的发布、红色预警的出现、双汇降价事件的影响让持续上涨的生猪价格出现了调整的小插曲。但是最终猪价还是只高位回暖为结果。虽然言论的影响已经减弱,但是人们心里的隐忧还在。不过今日农业部关于生猪养殖业的新闻发布会也算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是肯定了今年猪价高位将是常态,但是不会暴涨。另外表明了大量进口猪肉不必要也不可行的观点。另外从供求角度来看,过去一年多的产能淘汰加上冬春季节的疾病助力,导致供应依然偏紧。即便目前二元母猪补栏量大有增加,但至少需要10个月以上才可以传递到生猪供应终端。因此,预计后市猪价以稳定为主,仍有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