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 农业部新闻发布会】
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猪周期是正常的,是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对价格作出的不同反应。这一轮猪价上涨虽然也有猪周期,但是赶上的是禁养,所以加大了产能下调的深度。并且表示,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是暴涨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涨的基础和动力。
【4月7日 商务部新闻发布会】
本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供给减少,而供给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生猪养殖长期亏损,因此此次价格上涨也可以看作是生猪市场一种自身修复行为。随着养猪预期效益变好,养殖户扩栏补栏,后期生猪出栏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将趋于平衡。预计2016年全年生猪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但暴涨的可能性不大。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生猪出栏价格尚未突破历史高点。从我们掌握的数据看,上轮周期的生猪出栏价格高点出现在2011年9月7日,为20.21元/公斤,比今年3月份价格高点高6.8%。尽管如此,对猪肉价格的上涨必须高度重视。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监测力度,及时发布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信息,引导养殖、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补栏,保障市场供应。
【4月10日 发改委发文谈猪价】
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不降反升,持续高位运行。这是生猪养殖行业经历前几年周期性调整的结果,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
对于猪价上涨,发改委给出了三个原因:1、猪价下跌,养殖业亏损,养殖户补栏不积极;2、部分地区禁养、限养;3、2015年9月份天气炎热导致能繁母猪分娩率下降以及2015年冬季低温寒潮导致的仔猪成活率下降。
随着生猪价格上涨,猪粮比价也持续攀升,已接近历史高点。除生猪价格上涨之外,玉米价格持续下跌是重要因素。2011年-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平均玉米批发价格持续稳定在2.4元/公斤左右。去年7月至今,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目前已不足2元/公斤,累计跌幅约20%。若剔除玉米价格下跌因素(即假设玉米价格维持在去年7月水平),当前猪粮比价仍低于8.5∶1,处于正常波动的绿色区域。
对于未来猪价
预计今年中秋、国庆节前生猪价格将高位运行,但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预计9月份以后供求关系趋于宽松,明年春节后可能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因此,养殖场户要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理性判断生猪价格未来走势,合理安排补栏,并顺时安排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