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尊重市场科学引导
生猪养殖在农村有着深厚的传统,是猪肉供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表明,农户散养猪高峰时曾占到全国生猪投放市场总量的70%。
而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农户散养猪和小型养殖场的可供生猪资源有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生猪养殖费心费力,影响环境,收益难保,很多散养户主动退出。”王新建认为。
在王新建认识的建筑工人中,就有几位家里曾养有母猪。“用他们的话说‘养猪太操心了,还不一定能挣到钱,不如干个小工,一天能挣100多元钱’。”
环山集团有限公司威海养殖公司总经理王寿成认为,国家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散养远达不到生猪养殖标准化的要求,再加上出栏的商品猪不具备可追溯性,所以生猪散养户的出路越来越难走。
区畜牧兽医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前期生猪价格偏低,养殖亏损时间较长、抗风险能力低,严重挫伤农户养猪积极性,导致养殖户减少养殖量或者弃养。
通过有关报道,我们也不难发现,近几年城镇化加速推进,很多地区认为养猪会破坏环境而将其简单关闭,生猪养殖业逐渐集中于大型养殖企业。
“这样虽然有利于推进生猪养殖的工业集约化,提高行业效率,但是却难以满足多层次的市场供应需求。”业内人士认为,生猪养殖、猪肉供应,在我国基本上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业。相关部门在加强市场管理过程中,应该尊重市场规律,警惕行政之手干预和扭曲市场。
为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提高生猪养殖户效益,区畜牧兽医局在广泛调研生猪市场的基础上,将引导生猪养殖户理性看待生猪价格波动,避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指导生猪养殖户合理调整种猪猪群结构,避免生猪供应大起大落,有效规避养殖风险。
同时,开展联系千场万户活动,加大畜牧科技培训力度,规范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率;推出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帮助生猪养殖户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建立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力度,促进全区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