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增加供给才能平抑价格
不管是在零售环节增加政府储备冻猪肉,还是在上游加大屠宰数量,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分析,要推动涨幅回落,必须增加供给。
赵萍认为,这次猪肉价格上涨是由于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过增加供应,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至少是在猪肉投放的这些超市,价格涨幅不会太大。
养殖户疯狂补栏引发担忧
目前,养殖户养一头猪可以赚约1000元,几乎“前所未有”的高利润也刺激了养猪户和社会资本大举杀入“补栏、补栏、再补栏”的行列。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上市公司在内的生猪养殖企业,近期纷纷推出了再融资扩大养殖产能的计划。
数据显示,小猪苗,也就是仔猪的价格近日大幅上涨,周均价已经涨到每公斤近63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6%。而仔猪价格涨,说明疯狂补栏者众多。江苏农委畜牧业处副处长孙宏进认为,这可能导致供大于需,进而进入下一轮猪价下跌周期。
孙宏进说,目前因为能繁母猪量下降,仔猪供应量减少,所以大量补栏会导致仔猪价格越来越高,无形中增加了养殖的成本,也增加了养殖效益的风险。
进口猪肉新贸易商陡增
与此同时,猪价高企之下的众生相里,除了疯狂补栏,还有大量涌入的进口猪肉,前3个月同比增加90%,进场做进口猪肉的新贸易商也陡增。最终导致的 局面很可能是,进口猪肉到岸价接近国内价格,很难对国内猪价形成打压,而大部分利润也没有进入贸易商口袋,而是留在了国外屠宰企业。一旦后期国内猪价下 跌,对于这些新旧猪肉贸易商来说,风险也会大幅增加。
肉价十五年五次过山车
“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价格下跌——大量母猪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这是我国生猪养殖 行业一直难以跳出的周期性规律。梳理最近15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5个“猪周期”,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个周期运行。波峰分别出现在2001、 2004、2008、2011年和今年。“猪周期”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