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屠企多次压价,还把价压下去了?
1、终端消费不给力
大环境必须了解,现阶段正处于消费淡季,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终端消费就越来越清淡。新发地市场数据显示,5月下旬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波动下行。需求少就抵消了一部分猪源紧张对猪价的利好,这是屠企能够多次压价的基础。消费清淡,白条卖不上价,屠企就会减少屠宰量,压缩成本,想尽一切办法压低收猪价格。
2、借政府放储东风
持续的高猪价让各地政府纷纷出手调控猪价,辽宁、甘肃、陕西、浙江、北京、拉萨、重庆等地纷纷投放储备肉,辽宁、甘肃、陕西、浙江投放数量都比较少,杯水车薪,难以改变当前猪源偏紧的局面,因此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5月上旬猪价的下跌就是屠企趁着北京放储压价!京津猪肉供应依靠外省调运较多,如东北、河北等地,北京屠企借政府放储压价,对周边猪价影响都比较大,市场出栏量有所增加,为屠企压价增添筹码,短期内屠企略占上风,投放第一周就造成了北方地区普跌。
3、养户热衷养牛猪,猪不多肉不少!
猪价上涨,养殖户免不了压栏情绪就高涨!期望猪越重,卖得钱也就越多!市场上一度出现养殖户收购标猪继续养,养成牛猪再卖。行情宝上周做了一个调查:你家育肥猪大多在什么体重?230斤以上的占了42%,将近一半!
在猪源紧缺的时候,牛猪价可能确实比标猪价高,但是在进入夏季以后,人们在饮食上会追求清淡,肥肉型猪会被市场所排斥,所以,牛猪价会低于标猪价。市场牛猪越来越多,屠企采取差别结算压价,一压一个准儿,目前局地牛猪价比标猪价低了0.2-0.4元/斤。
最后,行情宝想告诉大家,猪源偏紧状态没有改变,猪价上涨的动力仍然存在,养殖户不必过于担心跌势。但压栏情绪不可过重,要根据市场变化及自身情况及时调整出栏节奏,该出手时就出手,切莫盲目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