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昨日公布了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数,虽然较4月份再次下跌11万头,但自端午后开始的猪价下滑势头还没有止住。根据猪场动力网“动力猪价”指数统计,6月1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0.99元/公斤,较昨日下滑0.05元/公斤。
但是,与猪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局面也没有改版,数据显示,目前养殖户玉米到场价格已经涨至1.85元/公斤。豆粕价格暴涨至3.26元/公斤,一周上周近15%,同比由之前的下跌转为上涨2.19%,育肥猪配合料价格已经涨至2.5元/公斤。
另外来看仔猪价格,昨日农业部也公布了上涨仔猪价格走势,截止到6月8日,仔猪价格已达52.92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5%。
面对猪价下滑,仔猪、原料上涨的局面,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作为生猪市场风向标,生猪价格的下跌导致与之相关的仔猪价格、养猪盈利等多项指标全面回落。同时,饲料成本的三项指标全面上涨,尤其是豆粕价格更是一周之内暴涨了近15%。通常情况下,在卖方市场拥有定价权时,饲料成本的上涨应该会助推猪价进一步上涨,很少出现不涨反跌的现象。
玉米和豆粕价格的上涨会直接推高大猪的压栏成本,造肉成本提高,同时,下周夏至便将到来,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期即将开始,牛猪的出栏压力也将大增,从而促使超大猪即“牛猪”的加快出栏,导致猪价有所回落。在猪价还未攀升至6月3日的21.21元/公斤之前,我们就曾连续发报告称,猪价已经接近“天花板”,希望广大养猪人能有一个理性、平常心的正确心态看待高峰区域猪价的涨跌,不可过度压栏。既不可因为猪价出现小幅下跌就恐慌性出栏,更不可死等某些个人和机构预测的高点可能达到22、24元/公斤而继续压栏养“牛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