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节以来,生猪价格持续 “高烧”,全国范围内的生猪市场呈现价格高、猪粮比高和养殖效益高的 “三高”现象。
但是进入6月份以来,猪价进入了降温模式,养殖户出栏大猪,屠宰企业强势压价,造成了一波低迷态势。不过截止上周末,养殖户联合抗跌,猪价跌势放缓,部分地区出现反弹,有分析认为,生猪供应趋紧一直在波动中上升,猪价后期还会反弹。
一个完整的猪周期,一般会持续三到四年。若猪周期期间市场供给充足,猪肉价格就会保持盘整态势。但是在今年的这轮周期中,显然供给端是持续趋紧的。此次上涨周期的背景是农户不断的退出和减产,生猪供应的急剧缩减,从而导致目前市面上生猪的供给量下降,猪肉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同时小农退出养猪业,规模化养猪兴起。加上社会对猪肉的需求增长,猪肉价格总体上一直在波动中上升。
现阶段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处于低位,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据猪只生长周期,今年5-7月份国内猪肉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但是前期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提高和猪价贴近高点,导致猪价上涨的动力将有所削弱。但是此次暴跌之后的反弹行情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豆粕是制作动物蛋白饲料的主要原料,其中包括猪、鸡、羊、牛以及鱼类。美国农业部称,全世界约60%的猪饲养在中国,全球约14%的鸡肉也产自中国。事实上,中国对全球生猪价格的话语权正稳步上升,尤其是双汇集团于2013年收购美国最大同业Smithfield后,已成为全球最大猪肉食品企业,美国每4只生猪之中,就有1只由双汇集团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