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还透露,其实生猪养殖这个行业一直都是这样,基本上三年一个轮回,市场好的时候大家进,不好了就退,一般三年为一个周期,没办法,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亏不起,因为饲料、人工成本等诸多方面的投入压力确实大。
未来猪肉价格仍可能上涨辽宁省从事生猪养 殖研究工作的贾先生介绍,持续三年的亏损导致生猪养殖户大量退出,母猪的存栏量和生猪的出栏量急剧减少,供给偏紧,生猪价格不断攀升。而目前这种情况仍难 以有效缓解,主要原因是按现在仔猪和饲料价格测算,每公斤生猪成本超过了16元,而且生猪未来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养殖仍然存在一定风险,致使养殖户不敢大 量补栏,生猪存栏量增长缓慢。
下半年还将迎来中秋、国庆和元旦三个重要节日,猪肉的需求量仍是有增无减,综合来看,生猪价格不会明显下滑。另外,从事生猪研究的牛哲表示,综合来看,北方地区猪价再降空间有限,多数地区或有微幅反弹之势,但目前猪价变化莫测,建议养殖业者勿过度压栏,适时出栏。
同时物价部门表示,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都纷纷出台了“补贴、保险、贷款”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疫苗仓储、运输能力,落实好惠农政策。同时保险行业适时推出更全面的保险种类,确保养殖户无后顾之忧。
猪肉价格三年一轮回似乎是难以改变的怪 圈。对此,辽宁省物价局从事价格监测工作的刘怡表示,应提早准备,不断完善生猪价格预警机制,在价格突然大幅变动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同 时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发布及信息共享整合功能,及时将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多渠道、多角度地传达给养殖户,正确引导养殖户理性生产,防止盲目跟风。
另外,目前辽宁省的养猪场,通风换气条件 差,污水处理与环保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多数养殖场面临着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对老旧的养殖场技术改造给予政策性补贴,以此提升养猪效益 和生产力水平。同时引导中小规模养殖户集中生产,逐渐形成大规模生产的模式,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政府在面对生猪价格波动时需要有所作为,但 不可介入过深,结合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使生猪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