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口肉的不断冲击:在目前内外价差巨大的情况下,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加上国外越来越重视中国猪肉消费市场,6月进口创下新高达到19.4万吨,1-6月进口达到了76.2万吨,下半年猪价震荡高位的情况,由于猪肉进口平均价格(12.4元/公斤)与国内集贸市场的平均价格(29.77元/公斤)相差过大,加上后期国内猪肉价格反弹的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后期猪肉进口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猪肉进口量高企,2016年全年进口有望达到120万吨,进口肉对猪价的冲击不断加大。
4、消费需求:猪价高位一定程度抑制了需求,需求替代现象较为明显,加上整体食品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较大程度上抑制了肉制品加工需求。消费需求短时间仍较为低迷的,短期节日或刺激消费,但时间以及消费量上的刺激都十分有限。
此外,猪肉价格近期不跌,还与市场需求较为旺盛有关:8月开始,南方食品企业开始采购猪肉制作腊味食品,市场需求转为旺盛;而供应方面,由于多地遭遇极端天气、运输困难,猪肉在零售市场上的供应量并不高。供求关系决定零售市场经营者不愿意大幅度调降价格。而从中线时间来看,全国生猪存栏量仍保持在低位,9~12月,肉价出现跳水的可能性也有限,批发价趋向于维持9~10元/斤的高位振荡格局。
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存栏均下行,预计后期能繁母猪存栏将持续低位徘徊甚至低于预期,猪价看涨至明年,一方面由于环保政策趋严,大量猪场面临强制拆风险,据悉浙江约有50%的猪场面临拆除风险,在今年9月份前浙闽两省的猪场拆除会持续推进,中部地区猪场拆除行动也正逐步启动,辽宁地区也已开始划定禁养区,预计未来猪场拆除将由南及北。另一方面前次猪周期中部分养殖户永久退出行业,本轮周期中养殖户补栏情绪谨慎,多以恢复产能性补栏为主,尚未出现大规模扩产情况。根据生产周期来看,能繁母猪存栏变化决定的是10-12个月之后的生猪供给,因此对应12个月后的生猪供需最为紧缺,从而猪价出现高点,因此猪价或持续上涨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