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发生非洲猪瘟国家人员交流、货物贸易往来频繁;猪肉价格高于周边国家,走私活动屡打不绝;边境地区野猪数量和种群密度持续增加,这就导致了疫情传入的风险比其他国家更高。非洲猪瘟从哪里传进我国,今日官方部门给出了解答!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中心黄保续副主任在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经济日报记者:“我们想问一下,非洲猪瘟今年好像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非洲猪瘟是从哪里传入进来的?在国内又是如何传播的?”的问题。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中心黄保续副主任答记者问
中国养猪网今日也在关注农业农村部直播,整理部分内容如下: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属基因Ⅱ型,与格鲁吉亚、俄罗斯、波兰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99.95%左右。
我国八月初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被发现之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中心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非洲猪瘟传入我国途径与国际经验得出的非洲猪瘟跨国境传入的途径并无二致,可能是以下四类:一是生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和走私;二是国际旅客携带的猪肉及其产品;三是国际运输工具上的餐厨剩余物;四是野猪迁徙。
但是,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联合溯源调查,并采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以进一步查明来源途径
关于国内疫情的传播问题,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生猪及其产品跨区域调运;二是餐厨剩余物喂猪。三是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生猪调运车辆和贩运人员携带病毒后,不经彻底消毒进入其他猪场,也可传播疫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