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价格实质反映的是行业当前产能的去化程度:虽然生猪价格与仔猪价格走势高度一致,但是仔猪价格的走势实质上是由生猪价格带动的,生猪价格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外购仔猪模式养殖主体的育肥热情,随之反映在仔猪价格上。
一是自养育肥,这种选择并不导致行业去产能;
二是对外销售,但是在猪价下行期,养殖主体对6个月之后的育肥市场转为悲观,仔猪供过于求,其价格也跟随生猪价格一起大幅走低,行业母猪去产能开始。
后备母猪价格实质反映的是行业后续产能的补充:这里的补栏指的是补充后备母猪,而不包括仔猪,养殖主体补充仔猪并不对影响行业后续产能。
而国内生猪养殖行业产能的淘汰与补充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仔猪价格代表了行业当前能繁母猪是否被大量淘汰,而后备母猪价格则代表了养殖主体当前的补栏热情,直接影响行业后续产能的恢复(4个月后备转能繁,怀孕4个月,育肥6个月,共计14个月)。

四川省数据披露相对详细、准确,时间区间较长:四川省农村农业厅所披露的生猪监测周报数据相对详细、准确,且时间区间较长(2008年5月起至今),这给我们分析四川省猪价并拓展至全国提供了可能。
上一轮周期反转前,四川省后备母猪价格探到1100-1200元/头的底部区域:2015初四川省后备母猪价格见底,在1100-1200元/头持续了约6个月时间,直接影响了14个月之后的产能恢复,可以看到,四川省生猪价格在2016年5月见到顶部。
反映出当前四川省养殖主体的补栏热情高涨,直接影响2019年8月之后的生猪出栏。
所以我们认为,单对四川省而言,本轮周期2019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不一定会表现得犹如市场预期的那么乐观。
从四川看全国猪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四川省2017年生猪出栏6579万头,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约10%左右,每年需要调入生猪800万头左右,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出栏和消费省份之一。
所以基于我们上一部分对四川省2019年猪价的判断,回归未来全国猪价这一问题本身,当前我们面临的现状是“非洲猪瘟下严格的跨省禁运(产能延时淘汰),仔猪刚刚步入亏损期(2018年8月),以及南方地区当前后备母猪补栏热情依旧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