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生猪均价持续上涨已超过7元关口。不少坚持一线养殖的网友提出疑问,2019年临了,生猪市场是喜是悲?

行业里母猪生产出仔猪后无非两种选择:
一是自养育肥,这种选择并不导致行业去产能;
二是对外销售,但是在猪价下行期,养殖主体对6个月之后的育肥市场转为悲观,仔猪供过于求,其价格也跟随生猪价格一起大幅走低,行业母猪去产能开始。
后备母猪价格实质反映的是行业后续产能的补充:这里的补栏指的是补充后备母猪,而不包括仔猪,养殖户补充仔猪并不对影响行业后续产能。
而国内生猪养殖行业产能的淘汰与补充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仔猪价格代表了行业当前能繁母猪是否被大量淘汰,而后备母猪价格则代表了养殖主体当前的补栏热情,直接影响行业后续产能的恢复(4个月后备转能繁,怀孕4个月,育肥6个月,共计14个月)。
但2018年6月开始,四川省后备母猪价格持续走高,目前已经接近1400元/头的高位(主要受到非洲猪瘟下南北差价影响,四川省生猪价格反弹剧烈),不难看出,当前四川省养殖户的补栏热情高涨,这直接影响2019年8月之后的生猪出栏。
所以我们认为,单对四川省而言,本轮周期2019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不一定会表现得犹如市场预期的那么乐观。
从四川看全国猪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四川省2017年生猪出栏6579万头,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约10%左右,每年需要调入生猪800万头左右,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出栏和消费省份之一。
基于我们上一部分对四川省2019年猪价的判断,回归未来全国猪价这一问题本身,当前我们面临的现状是“非洲猪瘟下严格的跨省禁运(产能延时淘汰),仔猪刚刚步入亏损期(2018年8月),以及南方地区当前后备母猪补栏热情依旧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