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猪价持续低位震荡,6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一度跌至14.3元/公斤,同比跌超20%,较1月上旬16.1元/公斤的价格下降约13%。
不过,上市猪企的日子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难过。截至目前,已有14家生猪养殖企业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多数企业预计实现盈利,牧原股份等部分龙头企业更是实现超十倍增长。
猪价下跌,为何猪企却能大赚?成本控制能力成为盈利关键。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下生猪养殖行业正在推动“反内卷”,核心目标是调控母猪产能、提振猪价。未来随着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前期猪价为何下行?1月份至6月份,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5.50元/公斤,同比下跌0.8%。“前期猪价持续下行,主要因为生猪出栏量大幅高于上年同期,且大体重猪集中出栏,叠加消费处于全年淡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说。
农业农村部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5349.67万头,其中5月份屠宰量为3215.67万头,环比增加4.5%,同比大幅增加20.6%。同时受前期养殖端看好后市、压栏和二次育肥情绪浓厚的影响,大体重猪延迟至5月集中出栏,市场上大体重生猪增多,形成阶段性供应积压,对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最近猪价为何上涨?近来猪价显著回升,是由大体重生猪出清等多重利好合力驱动所致。6月份以后,随着大体重生猪出清,猪价开始触底反弹。部分鲜猪肉转冻品也缓解了猪肉供给压力。1月份至5月份,猪肉进口45万吨,虽然同比增加5.2%,但猪肉进口总体处于2017年以来的低位。此外,中央储备冻猪肉在1月份至5月份轮换,5次累计收储11.22万吨,对猪价反弹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猪价后市走势如何?
朱增勇分析,三季度猪价有望反弹,但反弹空间可能不大。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6月份,全国新生仔猪的数量持续增加,预示着20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仍充裕。近期部分地区二次育肥行为明显减少,出栏节奏逐渐平稳,叠加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养殖场将生猪出栏活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出栏重量将会逐渐下降,三季度供过于求的局面有望缓解。猪肉消费将会从全年低谷逐渐回升。综合来看,三季度生猪价格将延续季节性回升走势,市场整体将保持平稳运行。
多家猪企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最高大增1190.26%据梳理,已有14家生猪养殖企业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8家企业预计扭亏为盈,包括新希望、巨星农牧、新五丰、东瑞股份、正邦科技、华统股份、大北农、禾丰股份;牧原股份、神农集团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增1129.97%至1190.26%、175.12%至238.85%。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至107亿元,同比增长1129.97%至1190.26%。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上半年,公司共销售商品猪3839.4万头,同比增长32.5%。牧原股份管理层介绍,其6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12.1元/公斤,有信心实现全年成本平均12元/公斤的目标。
新希望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亿元至7.8亿元,同比扭亏。公司表示,上半年生猪养殖业务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养殖成本实现同环比双降,在2025年上半年平均猪价同比降低的情况下,生猪养殖业务仍然实现同比扭亏。此外,公司饲料业务持续优化,在2025年上半年亦取得量利同增。
神农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长175.12%至238.85%。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生猪养殖业务增长:一方面生猪出栏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0.93%;另一方面由于原料价格下跌,公司强化细节管理等,养殖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
也有部分生猪养殖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其中,唐人神、罗牛山预计2025年上半年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亏损5400万元至6900万元、660万元至850万元。
唐人神表示,公司生猪产业以肥猪生产销售为主,2025年1至6月公司实现生猪出栏259.36万头,同比增长37.75%,其中实现肥猪出栏246.61万头,占比95.08%。公司肥猪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34元/公斤,影响公司利润约1亿元,造成公司利润同比下降。
不过,上市猪企的日子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难过。截至目前,已有14家生猪养殖企业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多数企业预计实现盈利,牧原股份等部分龙头企业更是实现超十倍增长。
猪价下跌,为何猪企却能大赚?成本控制能力成为盈利关键。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下生猪养殖行业正在推动“反内卷”,核心目标是调控母猪产能、提振猪价。未来随着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前期猪价为何下行?1月份至6月份,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5.50元/公斤,同比下跌0.8%。“前期猪价持续下行,主要因为生猪出栏量大幅高于上年同期,且大体重猪集中出栏,叠加消费处于全年淡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说。
农业农村部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5349.67万头,其中5月份屠宰量为3215.67万头,环比增加4.5%,同比大幅增加20.6%。同时受前期养殖端看好后市、压栏和二次育肥情绪浓厚的影响,大体重猪延迟至5月集中出栏,市场上大体重生猪增多,形成阶段性供应积压,对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最近猪价为何上涨?近来猪价显著回升,是由大体重生猪出清等多重利好合力驱动所致。6月份以后,随着大体重生猪出清,猪价开始触底反弹。部分鲜猪肉转冻品也缓解了猪肉供给压力。1月份至5月份,猪肉进口45万吨,虽然同比增加5.2%,但猪肉进口总体处于2017年以来的低位。此外,中央储备冻猪肉在1月份至5月份轮换,5次累计收储11.22万吨,对猪价反弹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猪价后市走势如何?
朱增勇分析,三季度猪价有望反弹,但反弹空间可能不大。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6月份,全国新生仔猪的数量持续增加,预示着2025年下半年生猪供应仍充裕。近期部分地区二次育肥行为明显减少,出栏节奏逐渐平稳,叠加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养殖场将生猪出栏活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出栏重量将会逐渐下降,三季度供过于求的局面有望缓解。猪肉消费将会从全年低谷逐渐回升。综合来看,三季度生猪价格将延续季节性回升走势,市场整体将保持平稳运行。
多家猪企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最高大增1190.26%据梳理,已有14家生猪养殖企业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8家企业预计扭亏为盈,包括新希望、巨星农牧、新五丰、东瑞股份、正邦科技、华统股份、大北农、禾丰股份;牧原股份、神农集团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增1129.97%至1190.26%、175.12%至238.85%。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至107亿元,同比增长1129.97%至1190.26%。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上半年,公司共销售商品猪3839.4万头,同比增长32.5%。牧原股份管理层介绍,其6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12.1元/公斤,有信心实现全年成本平均12元/公斤的目标。
新希望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亿元至7.8亿元,同比扭亏。公司表示,上半年生猪养殖业务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养殖成本实现同环比双降,在2025年上半年平均猪价同比降低的情况下,生猪养殖业务仍然实现同比扭亏。此外,公司饲料业务持续优化,在2025年上半年亦取得量利同增。
神农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长175.12%至238.85%。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生猪养殖业务增长:一方面生猪出栏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0.93%;另一方面由于原料价格下跌,公司强化细节管理等,养殖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
也有部分生猪养殖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不佳。其中,唐人神、罗牛山预计2025年上半年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亏损5400万元至6900万元、660万元至850万元。
唐人神表示,公司生猪产业以肥猪生产销售为主,2025年1至6月公司实现生猪出栏259.36万头,同比增长37.75%,其中实现肥猪出栏246.61万头,占比95.08%。公司肥猪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34元/公斤,影响公司利润约1亿元,造成公司利润同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