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大家都看好七八月的猪价,但是今年的7月,就月初时冲到了15元/公斤以上,但随后就掉链子了。
而这个链子一直掉到现在,前两天好不容易又涨起来了,但没涨几天就又跌了。
并且多个地区的报价已经是跌破了14元/公斤大关了。
再结合之前市场情绪从看涨转为看跌,以及二次育肥的哑火,不少人开始担心,猪价会不会不仅涨不动,反而14元/公斤也保不住了呢?
目前来看,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失守14元了,但是要全盘跌破14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就是说,14元的这个底可能守住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虽然猪价偏弱,但底部支撑较强。
猪价的问题就好比是秃子头的上虱子——明摆着的事,生猪产能就摆在那里,存栏也摆在那里,消费更是摆在那里,即便是有一颗再要强的心,也抵不过这么大的供应压力呀。
但是弱归弱,猪价的底还是有支撑的。
这个支撑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成本支撑。
生猪养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成本,尤其是今年玉米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虽然说单看的话,玉米价格不算高,但是和去年相比确实有不小提振,这意味着,饲料成本要增加。
再说这个豆粕,豆粕上半年又大幅震荡了一回,虽然后来跌破了3000以后一直在底部趴着,但是近期又有抬头的迹象。
而根据咱们之前的分析,接下来豆粕在多个因素支撑下是易涨难跌,这意味着饲料成本基本刚性。
而从养殖成本来看,大企业成本控制力较好,成本相对低一些,但中小养殖户成本基本就在14元左右了,所以猪价跌到14元附近以后,触发了养殖户明显的抵触情绪。
另一个则是见底后会触发补栏情绪。
虽然说今年二次育肥明显降温,但不会说一点儿没有,目前市场虽然对于七八月的猪价预期越来越弱,但是对于中秋国庆以及四季度的猪价仍有预期,毕竟是传统的旺季,存在季节性的提振。
所以当猪价逐渐见底时,也会触发二次育肥等补栏情绪,也会反过来支撑猪价。
第二,政策的保驾护航。
虽然之前官方又是引导各大猪企降重出栏,又是要求控制卖育肥猪,似乎是抑制猪价的意思。
但其实真正的意图是着眼于长远猪周期,结束这种猪价一涨就产能扩张,过度育肥的现象,这样后期猪价才能真正回归常态。
更何况生猪市场经历了重重艰难刚在去年才全面扭亏为盈,也不太会再次让猪价重新陷入全面亏损。
第三,头部大企业也不希望猪价大跌。
自生猪养殖全面洗牌之后,生猪养殖集中度快速提高,这意味着大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将对猪市产生重要影响。
但猪企也是企业,猪企的出栏任务及目标都会影响到市场生猪的供应,但很显然,他们也不希望猪价过度下跌,所以必要时也会通过压栏等操作来避开集中出栏。
所以整体来看,虽然往年的七八月的高点要泡汤了,但是也不至于再次跌进低谷,猪价的底大概率还是能保住的。
而这个链子一直掉到现在,前两天好不容易又涨起来了,但没涨几天就又跌了。
并且多个地区的报价已经是跌破了14元/公斤大关了。
再结合之前市场情绪从看涨转为看跌,以及二次育肥的哑火,不少人开始担心,猪价会不会不仅涨不动,反而14元/公斤也保不住了呢?
目前来看,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失守14元了,但是要全盘跌破14的可能性并不大,也就是说,14元的这个底可能守住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虽然猪价偏弱,但底部支撑较强。
猪价的问题就好比是秃子头的上虱子——明摆着的事,生猪产能就摆在那里,存栏也摆在那里,消费更是摆在那里,即便是有一颗再要强的心,也抵不过这么大的供应压力呀。
但是弱归弱,猪价的底还是有支撑的。
这个支撑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成本支撑。
生猪养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成本,尤其是今年玉米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虽然说单看的话,玉米价格不算高,但是和去年相比确实有不小提振,这意味着,饲料成本要增加。
再说这个豆粕,豆粕上半年又大幅震荡了一回,虽然后来跌破了3000以后一直在底部趴着,但是近期又有抬头的迹象。
而根据咱们之前的分析,接下来豆粕在多个因素支撑下是易涨难跌,这意味着饲料成本基本刚性。
而从养殖成本来看,大企业成本控制力较好,成本相对低一些,但中小养殖户成本基本就在14元左右了,所以猪价跌到14元附近以后,触发了养殖户明显的抵触情绪。
另一个则是见底后会触发补栏情绪。
虽然说今年二次育肥明显降温,但不会说一点儿没有,目前市场虽然对于七八月的猪价预期越来越弱,但是对于中秋国庆以及四季度的猪价仍有预期,毕竟是传统的旺季,存在季节性的提振。
所以当猪价逐渐见底时,也会触发二次育肥等补栏情绪,也会反过来支撑猪价。
第二,政策的保驾护航。
虽然之前官方又是引导各大猪企降重出栏,又是要求控制卖育肥猪,似乎是抑制猪价的意思。
但其实真正的意图是着眼于长远猪周期,结束这种猪价一涨就产能扩张,过度育肥的现象,这样后期猪价才能真正回归常态。
更何况生猪市场经历了重重艰难刚在去年才全面扭亏为盈,也不太会再次让猪价重新陷入全面亏损。
第三,头部大企业也不希望猪价大跌。
自生猪养殖全面洗牌之后,生猪养殖集中度快速提高,这意味着大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将对猪市产生重要影响。
但猪企也是企业,猪企的出栏任务及目标都会影响到市场生猪的供应,但很显然,他们也不希望猪价过度下跌,所以必要时也会通过压栏等操作来避开集中出栏。
所以整体来看,虽然往年的七八月的高点要泡汤了,但是也不至于再次跌进低谷,猪价的底大概率还是能保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