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美国大旱粮价上涨肉价下跌 亟待打破“猪周期”怪圈

来源: 中国财经报   2012-08-25 15:27:50   查看:  次

美国大旱粮价上涨肉价下跌 亟待打破“猪周期”怪圈[/page]

中国养猪网讯:  

  编者按  美国大旱,国际玉米和大豆产量降至近年低点;国内玉米等农作物正遭受大面积的病虫害困扰。市场预计,下半年饲料价格将有所上涨,这一预期将使生猪养殖户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

  事实上,尽管上周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栏价格有所回暖,但由于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也出现上涨,猪粮比为5.77:1,已连续第19周低于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6:1。此外,人工成本的上涨也让养殖户的日子雪上加霜。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的“猪周期”已经到来。如何避免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既守住养殖户的“钱袋子”,又满足百姓的“肉篮子”,需发挥调控智慧,树立市场信心。

  守住农民“钱袋子”,满足百姓“肉篮子”

  如何打破“猪周期”怪圈

  ■ 本报记者 罗莎

  近段时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让养猪户叫苦连天,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月1日—10日,猪肉后腿肉24.65元/公斤,环比跌0.07元,猪五花肉24.42元/公斤,环比跌0.07元。而8月1日—10日,猪肉后腿肉24.59元/公斤,猪五花肉24.31元/公斤,虽然环比略有上涨,但价格仍在低位徘徊。

  猪肉价格的下跌,让养殖户普遍遭遇亏损困境。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8月8日—15日一周期间,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栏价格上涨的同时,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也出现上涨,猪粮比为5.77:1,连续第19周低于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6:1。按照猪粮比来看,目前国家的生猪收储预警机制已经达到三级响应预警状态。

  今年4月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在5月份联合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开始冻猪肉收储行动,以保护养殖户利益。本月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规定,进一步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工作。但生猪价格的跌势并没有因此彻底改变,在5月份生猪价格下跌幅度逐渐减小,6月份略有回升之后,7月再次出现下跌态势。特别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让养猪户普遍面临亏损困局。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冻猪肉收储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猪价起到短期的提振作用,但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的涨幅不会太大,养殖户所面临的“猪周期”低谷,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善。

  粮价上涨肉价下跌

  “这段时间,猪肉价格确实比去年低了很多。”北京市朝阳区一位正在菜市场买肉的冯女士告诉记者,今年的肉价比去年平均便宜了好几块钱。

  然而,养猪场的老板们却乐不起来。由于养殖成本上涨,今年多养一头猪就会多亏100多块钱。

  “猪肉的价格波动,是由供需来决定的。”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院王济民告诉记者,养猪成本的增加会在肉价上有所体现,但产业链各环节对成本上升的分担是各不相同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一般都会通过提高收购价或销售价转移成本。生猪养殖户在现阶段是成本上升的最大承担者。而近期国家冻肉收储等一系列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等各方面的压力。

  据了解,一段时间以来,养猪成本有了明显增加。

  从国际市场来看,美国遭受了6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粮食减产,据美国农业部门消息称,全美近半数的玉米和37%的大豆欠收,有3/4的牧场受灾严重,这可能使玉米和大豆产量减少到近年来的最低点。

  美国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减产造成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国,也波及到世界市场,而对于中国来讲,大豆的进口一直以美国为主,且依存度很高约80%。由于国内的猪饲料也以玉米和豆粕为主,玉米占60%,豆粕占20%,麸皮、鱼粉等占20%,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国内豆粕价格持续上涨,8月中旬全国豆粕采购的平均价格达到4300元/吨,累计上涨850元/吨,涨幅23%左右。据估计,美国干旱天气如果仍未得到缓解,我国豆粕价格还将上涨10%,达到4800元/吨左右。

  除此之外,我国粮食等农作物正遭受大面积的病虫害的困扰,尤其是玉米粘虫更是来势汹汹,如果国内玉米减产,价格上涨10%,全国玉米的采购价格就将达到2800元/吨。玉米和豆类市场价格上涨,推高了饲料的成本,粗略估计,1公斤猪饲料的成本将会增加0.25元,再加上养猪行业的人工成本今年较去年又上涨了10%,养猪户将遇到更困难的局面。

  而从供需情况来看,今年的猪肉供应量在小幅增加,据农业部发布的监测信息显示,2012年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约为4.62亿头,与6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增加2.5%;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为4940万头左右,环比减少0.3%,同比增加4.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