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国外跟国内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国外猪肉不是第一位,整个美国的产能加在一起可能跟河南省差不多。
国外对于猪周期的烦恼比较少,主要是因为成本低,国外的粮食成本低,土地成本也低,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员也很少,成本低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就很大。
5、对中小养殖企业和散户减少风险有哪些建议?
问:猪周期“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变化特性,对大中小型养殖企业以及散养户都是一种伤害,对中小养殖企业和散户减少风险有哪些建议?
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自己要算清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实力,明天一定是美好的,关键是大家能不能撑到明天,而且重要的是养殖行业能撑下去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实力。
如果所有人都撑着,都不去产能,黑夜就会延长,最后只能加大大家的风险,看谁能撑到最后,撑不下去的就只能离开这个行业。对中小企业来讲,养殖行业不是花时间成本就可以撑下去的,是需要资本支撑的,所以一定要认清自身的实力,要冷静客观合理地评估风险、评估受益。
6、对冻肉收储的政策有何评价?
问:出于维持物价稳定,保护并平衡养殖户、屠宰企业的利益考虑,冻猪肉收储是国家干预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的重要手段。您对冻肉收储这项政策怎么看?您认为它产生了哪些影响?
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冻肉收储政策传递的是一种信号,对猪价的影响有限。因为一年最多几十万吨的收储规模占国内总消费量水平非常低,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生猪、猪肉的供需形势,因此很难改变猪价趋势。
我认为收储信号的心理刺激作用比较大一些,改变的是大家的心理预期。由于依靠国家调控手段增加了猪肉的“需求”,因此在收储政策出台前后,猪价会出现小幅上涨。但为什么对行情的判断失误很多,实际上就是对预期的管理上出了问题,当所有人都看好明天的时候,明天未必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