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国内经济持续疲软,需求低于预期
第三季度GDP仅为6.9%,目前预计第四季度GDP为7.0%,但从最近的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内经济表现仍差强人意,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爆发破产潮,陶瓷,家具,纺织,电子等行业的破产尤为普遍。对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的猪价打压较为严重,导致本地猪价自8月以后,持续处于南方偏低价格。因受到经济发展放缓的打压,需求低于预期,也低于往年。再加上高价抑制需求,替代品及进口增多,导致需求持续疲软,萎靡不振,截止到目前,仍未见有较大的起色。
第二, 利多因素
1、 产能仍处低位
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10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14%。而根据多数草根调研,因5月份后备母猪价格上涨较快,后备母猪出现了一定补栏。但因资金断裂较为严重,且环保压力较大,导致补栏十分理性和有限,产能恢复缓慢,产能增幅十分有限,有利于延长猪周期和生猪盈利期,对猪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需求季节性旺季
尽管随着膳食结构调整变化,猪肉在肉类中的消费比例有所降低,但猪肉消费仍占主导地位,且猪肉消费仍具刚性。因此随着全国天气由北向南逐步入冬,猪肉季节性消费将必然增加,尤其期间有中国消费盛典的春节,消费必然大幅增加,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历年消费增幅在7%-10%,尽管今年的经济不景气,预计消费增幅可能达到5%左右。
母猪补栏十分谨慎,存栏增幅十分缓慢,生猪仍处上涨通道周期中,对猪价提供最有利的保障,预计消费增幅仍有较大的幅度,而供应季节性增幅十分有限,导致第四季度生猪供应仍处偏紧的状态,也对猪价支持,因此后期,在不发生重大疫情的前提下,猪价上涨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