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河南口岸迎来空运的冰鲜牛肉,大家还在猜测下一步是否会进口猪肉?如今猜测成为现实。众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进口的猪肉意味并验证了我国内陆城市以后进口猪肉会更加便捷!进口肉虽然对居民日常消费影响不大,但是对食品加工企业来说是上上之选。需求刚刚有回暖之态,进口肉此时顺利进入,也给所有养猪人敲响了警钟。
2、农业部对南方猪场布局发意见
农业部11月26日发布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针对生猪粪便综合利用提出了指导。
指导意见总体目标定为:在2020年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比重达70%以上。
细化到重点区域:
a、珠三角区域生猪存栏量已超出土地承载能力;
b、长江三角洲水网区土地仍有一定承载潜力,但生猪养殖发展空间不大;
c、长江中游水网区(包括湘鄂赣皖49个主产县)生猪养殖量已接近饱和承载力;
d、淮河下游水网区生猪养殖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e、 丹江口库区生猪养殖量与土地承载能力总体平衡。
从《意见》内容来看,南方水网区难有新增产能,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产能淘汰已经不可逆转。
三、12月影响因素
1、猪源减少奠定上涨基础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817.3万头,相比上个月增加了6.7%,同比减少4.8%。上个月分析师分析了9月份屠宰量突然增加的原因,从10月份的屠宰量量来看,10月份生猪出栏较为顺畅,结合猪价的变化,全国猪价跌势从8月份开始持续下跌,9月份开始压栏生猪逐渐释放。
结合去年的能繁母猪去产能情况来看,分析师判断,今年的生猪供应持续处于稍紧状态,从9-10月的屠宰量来看,11月猪价的上涨除了得益于雨雪天气的影响外,主要原因还是猪源的减少。这也为12月猪价的继续上涨奠定坚实基础。
2、雨雪天气助力消费开启
观察11月的猪价可以发现,雨雪天气是猪价上涨的导火索,而且对猪价影响非常明显,雨雪天气一来,猪价立即上调,但是雨雪一停,猪价立刻下调。其实,这只是表观现象,深究原因还是在于供需的暂时变化。